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渃水说历史 2024-03-19 20:25:27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她容貌出众、聪慧多智,精通文史还颇有诗才。她前后当政四十余年,她所处的时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被认为是走向盛唐的重要环节。

武则天十四岁那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太宗去世后,她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又被迎入后宫并封为昭仪。

后来王皇后被废,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且经常参与朝政,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在唐中宗李显及唐睿宗李旦时期临朝称制。到了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建立武周,定都于神都。

武则天执政期间显示出来她雄才大略以及狠辣的一面。她任用酷吏,贬逐元老,杀人如麻;但在民生方面她减轻赋税、休养生息,让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举行殿试,创武举、试官等制。军事上对内平定战乱,对外使突厥归降,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威名声震四海。

不过,到了晚年她变得贪图享乐、穷奢极欲,不听忠言,渐生弊政。因此在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了“神龙革命”,拥立中宗李显复位,迫使武则天退位。同年十一月,时年82岁的武则天在上阳宫去世,后尊其遗愿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01

武则天,并州文水人,今天的山西省文水县。武则天,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的次女,母亲杨氏同样出身名门。

据说,当武则天还在襁褓中时,袁天罡一见到她便大为震惊说道:龙瞳凤颈,前程不可限量,将来必为天下之主!

武则天十二岁那年,父亲武士彟就去世了,之后武则天随母亲从荆州搬回长安居住。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驾幸洛阳宫,听说武则天姿容秀美、温婉可人,遂召她入宫,十四岁的的武则天入宫后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武则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从未得到提高且也未得到唐太宗的宠爱。但在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产生了感情。

李世民去世后,按照朝廷例制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后来李世民忌日,李治入感业寺祭奠先王与武则天相遇,自此两人来往不断。王皇后知道此事并不生气,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当时宠冠后宫的是萧淑妃,王皇后很是妒忌她,为了压制萧淑妃,她引荐武媚娘入宫。 李治正中下怀,当即应允。

武则天很快被迎入宫中。入宫后她受到李治的专宠,很快将萧淑妃打败。但她对王皇后恭敬谦卑,每天过来请安问好,令王皇后很是满意。

武则天入宫前已怀孕,入宫后不久便生下儿子李弘。第二年,武则天封为昭仪。武则天得宠后,李治再也不去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的宫里。武则天很快成了二人共同的敌人,两人于是化敌为友,重归于好,开始一致对付武则天。

于是她俩联合起来一同向皇上数落武则天的种种不是,然而唐高宗眼里只武则天,根本不信。

在后宫这个是非之地,谁更灵活变通,谁的手段高明谁就是胜利者。武则天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她自导自演了一场戏,把从未有过废后之念的李治开始动摇了。

在永徽五年,武则天生下女儿不久,王皇后前来看望,等皇后一走,武则天趁着没人,就将女儿掐死,然后重又盖上被子。

过了一会李治下朝来看女儿,当二人揭开被子时发现女儿已经死了,武则天伤心的几乎昏死过去,她惊问身边的侍从谁来过,侍从都说:皇后刚才来过。李治一听勃然大怒,咬牙切齿道:一定是皇后杀了我的女儿!

王皇后百口莫辩,无法自证清白。李治从此有了”废王立武“的年头。但迫于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的阻谏方才作罢。

02、

虽然有元老大臣的阻谏,但是李治从未放弃废后的念头。朝中部分大臣揣摩皇帝的心思,于是开始迎合帝王。中书舍人李义府首先支持“废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陆续又有大臣见机行事,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

此时元老李勣再添一把火,他向李治谨言到:废立皇后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外人。这一下使李治和武则天坚定了信心。于是李治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 。

她们的族人也被都削爵免官,流放岭南。宰相褚遂良也因屡次阻谏而被贬流放。

七天以后,李治册封武则天为皇后。

显庆二年(657年),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移居洛阳,以洛阳为东都。到了显庆五年(660年)武则天有了处理朝政的机会。那时李治批改奏折时常头晕目眩,于是就让武则天来处理朝政,武则天逐渐掌握朝廷政权。

武则天最初能曲意迎合,顺从帝王的意愿,所以李治才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待到武则天得志后,便开始专断独行,不再迎合帝王了,这让李治很是气愤。

后来,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便让他起草废后诏书。武则天知道后急忙赶来,李治怯懦为了撇清自身,却将祸端推到上官仪身上。

自此之后只要李治上朝,武则天便垂帘于后,朝中大权,皆听命于她。

由于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劝其封禅泰山,自己充当亚献,于麟德二年(665年)十月率文武百官从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武则天则率内外命妇随行。

咸亨三年(672年),武则天资助僧侣在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历时三年九个月完成。

永淳二年(683年)十二月,李治因病情严重,在洛阳贞观殿去世,临终遗诏让太子李显于灵柩前即位,朝中大事若不能裁决,由武则天决定。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李显却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而终止了皇帝生涯。

当时,李显想任命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被裴炎阻止,李显一时口不择言怒斥道:“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

也就是因为此话,武则天当即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仍临朝称制。

九月,武则天改元光宅,改东都为神都,也就是在这一个月里,徐敬业等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逼迫武则天让位。武则天当即派左玉钤、李孝逸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徐敬业兵败自杀。

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提出还政于李旦,但李旦知其并非真心,所以固辞,于是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

03、

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大赦天下。自此武周王朝建立。群臣为武则天上尊号为“圣神皇帝”,以洛阳为神都,立武氏七庙。‌ 而长安的唐太庙和神都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庙改为享德庙。

证圣元年(695年)正月一日,武则天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同月,薛怀义因失宠而密烧天堂,延及明堂,遂去“慈氏越古”之号。也是这一年,武则天派王孝杰出兵攻打后突厥,使其甘愿俯首称臣。

同年腊月,武则天从神都出发,登嵩山,封神岳,大赦天下,免天下百姓租税一年。

武则天执政期间彰显出了她的才华和抱负以及心狠手辣的一面。她谋夺李唐社稷,翦除唐朝宗室,任用酷吏,贬逐元老,杀人如麻;但同时在民生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她减轻农民赋税,让百姓安居乐业。

她又广开言路招贤纳士;举行殿试,创武举、试官等制;军事上对内平定战乱,对外使突厥归降。无论是从政治、文化还是军事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威名声震四海。

圣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为了谋求太子之位,几次劝谏武则天立武姓为继承人。武则天正犹豫不决时,宰相狄仁杰对她说:姑侄与母子,哪个更亲呢?陛下心里应该很清楚。陛下立儿子,百年之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受祭拜。

若是立侄子,他会把你这个当姑姑的供奉在太庙里吗?”武则天听了觉得狄仁杰说得很有道理,自此便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

加之朝中大臣都曾请求武则天立李显为储君,皇嗣李旦亦请求逊位于李显。在来自各方面拥护李唐的压力下,武则天认识到李唐才是众望所归。经过再三考量,武则天最终决定立李显为皇太子。

此时武则天已经进入暮年,继承人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于是开始贪图享乐,生活上穷奢极欲。

后来随着年龄渐长加上病情缠身,所以长时间不能上朝,于是她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作为她的耳目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忠臣,结党营私,使朝中关系逐渐复杂化。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情严重,在迎仙宫集仙殿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在身旁服侍。

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与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发动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逼迫武则天退位。

武则天被迫传位给李显,李显在通天宫即皇帝位,施行大赦,改年号为神龙,称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随后恢复国号为唐,一切制度悉如从前,复称神都为东都。

神龙元年十一月(705年),武则天病逝,享年八十二岁,她临终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的族人。次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武则天能成为一代女皇,说明了她具有雄才大略;具有非凡的魄力;具有超然的智慧。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女人是没有地位的。然而她作为一个女人,却能在男权社会中,高高在上,号令天下,成为万人敬仰的皇帝,足以证明她是一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