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苏大强,指江苏省13个地级行政区的经济差异较小,于是出现了谁也不服谁的现状,而且相对于全国其他城市而言,经济都很强,这便是散装苏大强的来由。
江苏各地,真的强大到没有差异了吗?据网友说,苏南和苏北,那是两个世界,所以差异还是存在的。从经济规模看,虽然都进了全国前七十强,但第六强和第六十强,区别仍然是肉眼可见的。当然,有人说会,总量上的差异,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不然咱比比人均?那比人均什么呢?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消费、人均粮食产量、人均工业增加值等,都是可以拿来对比的。这一篇,我们从人均消费的角度,来对比江苏各地的差异情况。想比较人均消费的区别,最好是将江苏各区县市放到一起进行对比,数据更细化,参考意义更大。《江苏统计年鉴》,收录了江苏各地级市、县级市和县的人均消费数据,所以直接使用,不必花时间和精力去重新收集。为何要将县单独罗列呢?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在我国,省管县是写在法律中的,现实通常由地级行政区间接管辖了县、市。其中市又分两类:县级市和地级市。所以,地级市在大多情况下,既管了县,也代管了县级市。比如地级市苏州市代管了县级市昆山市。一般而言,同一地级行政区内,地级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县级市次之,县则排在最后。理解这一层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县的收入,在图表中排名更低。图表中还有一个叫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指标,指所有被调查统计的家庭,人均每月花的钱,既包括拥有收入来源的劳动人口,也包括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小孩。
要不比比人均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