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Windows的arm版没有被广泛使用?

创业者李孟 2025-04-24 00:42:22

为什么windows的arm版没有被广泛使用?之前一直以为windows只有x86版本的,直到知道有人在骁龙835,845和855的arm设备上刷入了windows的arm版,但是再新的处理器就没听说过了,听说windows还对855的设备做了优化,Windows的生态那么好,为什么没有多少人在移动性的arm设备上输入windows arm版呢?

Windows的ARM版(简称WoA)之所以没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生态兼容性、性能损耗、硬件支持不足,以及用户习惯等多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来聊聊!

软件生态的“水土不服”

Windows最大的优势是海量的x86软件生态,但ARM版系统一开始就面临“用不了老软件”的问题。比如早期的Windows RT(ARM版)只能运行微软商店里的少量应用,连常用的.exe程序都打不开,用户买了等于买个“半残废”设备。后来微软搞了转译技术(比如x86模拟),让ARM设备能跑部分传统软件,但问题又来了:

64位应用支持晚:直到2020年,Windows on ARM才支持64位x86应用,导致很多专业软件(比如Photoshop、视频剪辑工具)用不了。

性能损耗:转译过程虽然优化过,但依然有性能损失,比如玩游戏或跑大型软件时可能卡顿,体验不如原生x86电脑。

打个比方,就像你买了一辆电动车,结果充电桩少,还得靠转换器才能用汽油车的加油站,肯定不如直接开油车方便。

硬件支持“太挑食”

微软早期和高通签了独家协议,导致只有高通芯片(比如骁龙835、8cx)能官方支持WoA。其他厂商的ARM芯片(比如联发科、三星)进不来,用户选择少,价格还贵69。

另外,很多ARM设备(比如手机)的硬件设计不适合跑Windows:驱动缺失:手机的摄像头、传感器等部件在Windows下可能没有驱动,刷机后功能残缺。性能不足:手机处理器虽然省电,但性能比不过笔记本级的x86芯片,跑Windows容易“小马拉大车”。

用户习惯和市场惯性

大家用Windows电脑几十年了,习惯了x86的兼容性和性能。突然换成ARM设备,续航是长了,但软件跑不动、外设接不上,用户自然不愿意冒险。

厂商也不积极:x86依然强势:2021年数据,x86芯片占PC市场93%以上,厂商更愿意卖成熟方案,懒得折腾ARM。苹果的对比:苹果M1能成功,是因为它“一刀切”换ARM,逼着开发者适配。而微软不敢这么激进,怕得罪用户和厂商。

微软自己的“摇摆策略”

微软早年搞Windows RT失败,后来和高通合作推WoA,但一直没下决心全面转向ARM。比如Surface系列既有x86版也有ARM版,用户容易混淆,反而削弱了ARM版的吸引力。

再加上和高通的独家协议快到期了,未来可能有更多芯片厂商加入,但现阶段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总结:“生态、性能、习惯”三座大山,简单来说,Windows on ARM就像个“夹生饭”:生态:老软件兼容不够,新软件适配慢。性能:转译损耗大,硬件跟不上。习惯:用户和厂商都懒得换。反观苹果M1能成功,是因为它控制了软硬件全链条,而Windows的开放生态反而成了包袱。未来如果微软能解决兼容性问题,或者ARM芯片性能大幅提升,WoA或许有机会翻身,但现在还差口气。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0 阅读:193
评论列表
  • 2025-04-24 15:51

    在苹果机上跑虚拟机性能怎么样?有人试过吗?

创业者李孟

简介:一起聊互联网创业、互联网科技资讯以及科技营销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