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X200Ultra摄影师套装版首销售罄,长焦增距镜会引领市场吗?

创业者李孟 2025-04-23 22:40:32

vivo x200 Ultra 摄影师套装版首销售罄,「长焦增距镜」能否引领旗舰手机影像发展方向?

看到了摄影师套装版,我就在想vivo也有了像小米一样的摄影套装版,但仔细看看不一样,vivo增加了一个长焦增距镜头。就是让你在长焦拍摄的时候使用,在演唱会的时候是一个神器!但我也看到了测评达人测评的时候,体验了这个设备,的确堪称物理外挂!

当你接上镜头后,UI弹窗也会提醒你用长焦镜头!当然安装这个镜头,也就意味着这个时间段你无法用其他的镜头了,开启其他的镜头,这个外挂镜头就会拍摄到画面当中了。虽然配上了摄影套装,增加了物理外挂(与PGYTECH联合开发的模块化配件(手柄、背带、滤镜转接环)深度适配系统,实现物理快门键、曝光拨轮等相机级操控,甚至支持67mm滤镜扩展)和电池外挂(手柄内置2300mAh电池与手机6000mAh电池协同供电,续航提升18%,满足长时间拍摄需求)。

对于专业爱好者,以及经常有专业的长焦拍摄需求用户,这个很有用!

但他毕竟是ultra上的设备,相对来说使用门槛要在七八千以上,IT的影像套餐版本,vivo直接卖到了9699元了!

不过还是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以及演唱会爱好者,有钱有闲,可以消费得起的。购买也无所谓!但我觉得这次vivo在X200ultra更加激进了。在所有ultra上面,这款手机影像的确厉害,但这次手机的镜头凸起高,不过其他部分很薄。如果你真的想要日常使用,当做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可以说这款手机头重脚轻,也可以说并不利于你去携带,其实已经像一个相机了!

vivo宣传页是V单。你就需要带着包包来来携带了,这也许是一个考验!相对来说OPPO就走了另外一个极端,ultra有好的影像,也兼顾了轻薄,镜头凸起做的不是那么厉害。拒绝做砖头机,也是一个方向!

售罄说明整体的量可能需要循序渐进的放出货量,并不代表这个套装版畅销。因为除了影像爱好者,特别痴迷手机拍摄会买这款手机,会买影像套装版,如果没有那么专业的需求,可能就不会对于这部手机心动了!

vivo与蔡司联合开发的2.35倍长焦增距镜,通过纯光学设计将85mm长焦扩展至200mm焦段,复用2亿像素大底传感器,实现了手机摄影中罕见的“无损变焦”体验。其核心突破在于:

光学结构创新:采用开普勒结构3组13片高透玻璃镜片,包括3片超低色散玻璃,有效降低色差和像场不足导致的画质损失。即装即用:无需手动对焦校准,依赖手机AF系统自动完成对焦,暗光、逆光场景下仍能快速锁定主体。防抖与画质平衡:结合X200 Ultra的OIS光学防抖与算法优化,即便在35倍(800mm)混合变焦下仍能保持可用画质,被测评达人称为“演唱会神器”。

这一设计的局限性同样显著:多摄切换的物理限制,增距镜安装后占用镜头空间,其他焦段(如超广角、主摄)无法同时使用,且镜头边缘可能遮挡画面,需依赖UI弹窗提示用户切换。便携性与专业性的矛盾:增距镜需搭配专用手柄、手机壳等配件,加上X200 Ultra本身镜头模组凸起明显,导致整机厚度与重量偏向“相机化”,牺牲了日常使用的轻便性。

不过9699元的套装版售罄,印证了摄影爱好者对“物理外挂”的刚需,尤其在演唱会、野生动物等长焦场景下,手机+增距镜的组合比传统相机更轻量化。大众用户门槛高:超万元的总价(手机+套装)与厚重设计,劝退普通消费者。相比之下,OPPO等品牌选择平衡影像与轻薄,以“日常旗舰”定位吸引更广泛人群。

总的来说vivo X200 Ultra摄影师套装版的售罄,是手机影像“专业化”的一次成功实验,但也暴露了技术激进与用户体验的冲突。未来旗舰影像的竞争,或许不再局限于参数内卷,而是如何在专业性与泛用性之间找到新平衡——既能满足创作者对“物理外挂”的执念,又不让普通用户为冗余功能买单。毕竟,手机的本质仍是“掌上设备”,而非相机的替代品。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2 阅读:186
评论列表
  • Hmm 1
    2025-04-24 11:57

    丑的一逼

创业者李孟

简介:一起聊互联网创业、互联网科技资讯以及科技营销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