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白玉蝉 2024-11-13 19:43:37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从小就认识所以也算是我的发小,他现在蜗居在一个不足20平米的屋子里,生活可谓是一地鸡毛。我见过生活不如意的人,也听过不如意人的故事,造成他们不如意的原因一般有两点,一是外部因素,二是自身原因,这两点的比例可能是五五开,或是四六开,总之是外部因素与自身问题都存在,并且比例差不了太多,而我的朋友就不同了,他几乎没有外部因素,如果非要有个比例那就是一九开。

他的故事细说起来太过冗长,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讲就是他认为他的原生家庭有问题。不了解他的人听到原生家庭这个词不免心生同情,唉,又是一个被原生家庭迫害的孩子。先别着急同情,让我先说他的几个代表性事迹然后再考虑一下值不值得同情吧。他毕业已有十年,但就是找各种理由不去工作,并且借网贷十万无力偿还,求助父母,父母帮他还清后又借十万,他黄赌毒都不沾,这些钱全部用于购物,吃饭,我一直觉得这种比赌博还要离谱,父母发现后把他赶出家门,从以上这些就可以看出,根本就不是原生家庭的问题,是他这个人的想法有很大问题,如果还能怪原生家庭的话,那他的父母就有点太冤了。

早在上学时他就极其自恋,别人看他一眼,他都会觉得这人是不是对我有意思?这是不是对我暗送秋波?而且这种事记得极为清楚,给我讲述的时候细节都会描述的十分清晰,当然,有很大部分是他自己臆想出来的,并且只限于异性。而且,他还非常易怒,一点小事他都要搞得脸红脖子粗。

他与父母关系刚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也劝过他,但他的偏执与归罪倾向过于严重,根本听不进我说的话,始终偏执的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在他眼里别人都有问题,都有罪,造成现在的情况自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经过几次费力不讨好的劝说,我想还是算了吧,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我为什么在开头说是曾经的朋友呢,因为我俩最后一次见面是在饭馆,酒过三巡,我又提起了他的问题,又开始劝他尽早向父母道歉,尽早去谋个生路,借着酒劲儿,我俩互相抬杠,争执不下,最后不欢而散,他拉黑我的所有联系方式,这下好了,以前我在他眼里的罪可能只够拘留的,现在估计得枪毙了。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