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族心酸:美国最低时薪16美元却买不起“低价”超市商品

小晨我说 2025-04-07 22:03:10

洛杉矶大华超市,一磅猪肉3美元,一打鸡蛋1.8美元橙子0.49美元磅。国内网友惊呼:“这物价是假的吧?”但数据不会骗人——2025年1月,美国鸡蛋价格是中国的3倍,蔬菜更是贵出8倍。

所谓“美国物价低”,不过是选择性对比所施展的障眼法。真正令人痛心的是,美国的普通民众在扣除税款之后的收入能够购买多少食物呢?而在国内,同等收入又能购买多少呢?加州的最低时薪为16美元,华人超市的收银员每月薪资为2500美元,然而在国内,相同岗位的薪资或许还不到5000元人民币。

更讽刺的是,美国“便宜”的肉类背后,是工业化养殖的残酷。中国菜市场的猪肉贵,但是至少能够看到新鲜宰杀;美国的低价肉,靠的是激素喂养以及规模化屠宰。在供应链的压榨之下,农场工人时薪还不到10美元,不过中国菜贩至少能靠着小本经营存活下来。

全球化分工存在着不平等,这才是物价差异产生的根源。发展中国家供给着廉价的劳动力,而发达国家则尽情享受着低价商品。在2025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得以实施,越南商品的税率高达46%,不过中国商品却因自身的性价比而遭到抢购。美国超市的“低价”其本质实则是在全球化红利之下的一种剥削。

不同收入群体的购物行为,也揭示出这样的真相:沃尔玛75%的食品杂货增长,来自年收入超10万美元的家庭;而中低收入者,甚至在“折扣店”奥乐齐那里,都要精打细算。高通胀之下,美国富人开始囤货,穷人则不得不节衣缩食。

美国的物价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之中,有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变,货币政策的变动,全球经济形势的转换,以及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涨跌等,因此呈现出复杂的态势。

-疫情之后,食品供应链出现了断裂的情况。在2020年,超市的物价,单月呈现出暴涨的态势,涨幅达到了26%,这也创造了46年以来的新高。

-美国工人工资远高于越南,制造业回流推高生产成本。

-特朗普关税加剧通胀,核心CPI反弹至33%。降息预期推迟。

所谓“物价低”,仅仅是对本地人的一种福利。留学生以及打工族,在扣除房租、医保之后,甚至连“廉价”的超市都不敢随意去逛。国内的中产阶级前往美国旅游时,会觉得那里的东西都很便宜,不过若要长期生活在那里呢?仅仅是房产税,就能够消耗掉他们一半的收入。

数据来源:

1. 美国华人超市物价实拍(网易财经)

2. 加州最低工资标准(加州劳工部)

3. 美国肉类工业报告(USDA)

4. 中美购买力对比(世界银行)

5. 美国华人超市连锁分布(Extrabux,2025)

0 阅读:168
评论列表
  • 2025-04-09 07:03

    美国完了 彻底的完了

    小晨我说 回复:
    天天搞事情
  • 2025-04-09 23:39

    我们一小时16,猪肉1.8,这绝对能刺激消费

    小晨我说 回复:
    哈哈 ,我看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