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我开民宿,一对老夫妻入住后,老太太偷偷告诉我

念之随心生活 2024-10-20 17:42:51

■作者:最新事件 ■素材:李国强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各位朋友,我叫李国强,今年已经58岁了。说起来,我这一辈子经历的事儿可真不少,但要说最难忘的,莫过于93年那个夏天在青山镇开民宿时遇到的那对老夫妻。那段经历,直到今天想起来,还是让我感慨万千。

我出生在青山镇,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小时候,我们家穷得叮当响,老爹常说:“国强啊,你得好好读书,考上大学,离开这穷山沟。”可惜天不遂人愿,高考那年我发了高烧,结果名落孙山。无奈之下,我只好跟着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去了城里打工。

在城里的日子不好过啊!我干过搬运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安,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每天起早贪黑,就为了多赚几个钱。那时候,我常常躺在出租屋的床上,看着斑驳的天花板发呆,心里想着: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正当我对生活失去希望的时候,天无绝人之路。93年初,我接到家里的电话,说我大伯去世了,留下了一座老宅子。大伯一辈子没有成家,临终前立了遗嘱,把房子给了我。我一听这消息,心里顿时五味杂陈。一方面为大伯的离世感到悲伤,另一方面又因为有了房子而兴奋不已。

那座老宅子我是知道的,是个四合院,虽然年久失修,但底子还不错。青山镇近些年开始搞旅游,我心想:何不把这老宅子改造成民宿呢?这样既能保住祖产,又能赚钱糊口,岂不是两全其美?

打定主意后,我立马辞了工作,收拾行李回了青山镇。记得那天回到镇上时,正值春分,蒙蒙细雨中,整个小镇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我站在大伯的老宅前,看着那斑驳的红漆大门,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院子里杂草丛生,几棵老槐树的枝桠上挂满了蜘蛛网。屋檐下还有几个燕子窝,看样子是去年留下的。我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霉味和泥土的芬芳。我心想:这里虽然破败,但有生机,只要用心经营,一定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接下来的日子,我白天忙着清理院子、修缮房屋,晚上就琢磨着怎么装修、如何经营。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每天看着老宅一点点焕发新生,我心里就美滋滋的。我还特意去镇上的图书馆借了些关于民宿经营的书,没事就捧着啃,生怕出了纰漏。

终于,在夏天来临之际,我的民宿“青山小院”正式开业了。我给每间房都起了不同的名字,比如“槐花香”、“竹影轩”、“月照廊”等等,力求给客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开业那天,我特意去镇上买了几挂鞭炮,在院子里“噼里啪啦”放了一通,喜庆得很。

刚开始生意不太好,有时候一连几天都没有客人。我心里着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在镇上的老人们人都不错,常常过来帮我出主意。王大爷告诉我:“国强啊,你得学会用网络宣传。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看网上的东西。”刘婶则建议我:“多准备些当地特色小吃,客人们都喜欢尝鲜。”

就这样,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民宿渐渐有了起色。到了暑假,更是迎来了一波小高峰。我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心里美滋滋的。看着客人们在院子里乘凉、喝茶,听着他们赞美这里的环境,我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然而,我怎么也没想到,就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子里,一对不速之客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那是8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我正在院子里给盆栽浇水,突然听到门口传来“咚咚”的敲门声。我放下水壶,快步走去开门。门外站着一对老夫妻,看上去六十多岁的样子。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老太太穿着一件淡蓝色的碎花布衫,头发整齐地挽成一个发髻,脸上的皱纹像是岁月刻下的印记,却掩盖不住她眼中的神采。老头儿则戴着一顶草帽,身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手里拄着一根竹制拐杖,看起来精神矍铄。

“请问,这里是‘青山小院’民宿吗?”老太太温和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我连忙点头:“是的,是的。二位是要住店吗?”

老头儿笑呵呵地说:“是啊,小伙子。我们听说这里环境不错,特地来住几天。”

我急忙接过他们的行李,将他们引进院子。老两口走进院子,四处打量着,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老太太轻声说:“这院子收拾得真好,比外面看起来还要漂亮。”

听到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更加热情地招呼起来:“二位稍等,我这就带您们去看房间。”

我带他们来到“竹影轩”,这是一间朝南的房间,窗外有几株翠竹,阳光透过竹叶洒在窗棂上,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影子。房间里摆设简单却雅致,一张红木大床,一套竹制茶几,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显得格外清新宁静。

老两口对房间很是满意,他们互相对视一眼,然后点头说:“就这间吧。”

安顿好老两口后,我回到前厅,在登记簿上写下他们的信息。老头儿叫杨福,老太太叫张玉兰。看着他们的名字,我心里突然涌起一丝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这两个名字有些耳熟,但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接下来的几天,杨大爷和张奶奶过得很是惬意。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吃早餐。杨大爷喜欢喝菊花茶,张奶奶则爱吃我特制的青团。看着他们和睦的样子,我心里也感到温暖。

然而,好景不长。大概是第四天的晚上,我正在厨房里准备第二天的早餐,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抬头一看,只见张奶奶神色慌张地站在厨房门口。

“国强啊,”她压低声音说,“我有件事想跟你说。”

我擦了擦手,有些疑惑地问:“张奶奶,什么事啊?”

张奶奶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后,才凑近我小声说:“其实。。。其实杨福他。。。他不是我丈夫。”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把我劈得外焦里嫩。我瞪大眼睛,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张奶奶见我发愣,又补充道:“我知道这事听起来很荒唐,但我有苦衷啊。国强,你能不能帮帮我?”

我回过神来,连忙问道:“张奶奶,到底怎么回事啊?您慢慢说,我听着呢。”

张奶奶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缓缓开口:“说来话长啊。其实,杨福是我年轻时的恋人。我们年轻时在一起过,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分开了。前些日子,我们在镇上偶然相遇,旧情复燃。。。”

我听得目瞪口呆,心想这简直比电视剧还要狗血。但看着张奶奶焦急的样子,我又不忍心责备她。

“那您现在的丈夫呢?”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张奶奶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他。。。他在家里。我骗他说是来看老姐妹的。”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震惊。这种事情,我还真是第一次遇到。一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杨大爷的声音:“玉兰,你在哪儿呢?”

张奶奶顿时紧张起来,对我使了个眼色,然后快步走出了厨房。我站在原地,脑子里一片混乱。这对老人,看起来和和美美的,谁能想到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呢?

接下来的几天,我总是忍不住多留意杨大爷和张奶奶。表面上,他们还是那么恩爱,在院子里散步,一起喝茶聊天。但现在我再看他们,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有时候,我会看到张奶奶独自坐在院子的角落里发呆,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迷茫。杨大爷则时常站在门口,远远地眺望着镇子的方向,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心里很是纠结。一方面,我觉得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欺骗了自己的家人。但另一方面,看着他们在一起时幸福的样子,我又不忍心戳破这层窗户纸。

这天晚上,我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我起身来到院子里,准备透透气。谁知刚走到院子中央,就听到杨大爷房间里传来剧烈的咳嗽声。

我赶紧跑过去敲门,“杨大爷,您没事吧?”

门开了,张奶奶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口:“国强,快帮忙,福哥他咳得停不下来。”

我冲进房间,只见杨大爷脸色苍白,弯着腰剧烈地咳嗽着。我二话不说,背起杨大爷就往外跑。还好我有辆小面包车,我和张奶奶把杨大爷扶上车,火速往镇上的卫生院赶去。

一路上,张奶奶握着杨大爷的手,眼中含着泪水。我从后视镜里看到这一幕,心里不禁一阵酸楚。不管他们的关系是真是假,此刻的关心和担忧,是真真切切的。

到了卫生院,医生很快给杨大爷做了检查。结果显示是急性支气管炎,需要住院观察几天。安顿好杨大爷后,我和张奶奶站在病房外。

张奶奶看着病房里熟睡的杨大爷,突然抓住我的手,哽咽着说:“国强,对不起,我骗了你。其实。。。其实我和福哥真的是夫妻。”

我愣住了,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张奶奶继续说道:“我们是真的夫妻,但我们。。。我们是从家里偷偷跑出来的。”

看着我疑惑的眼神,张奶奶苦笑着解释:“我们结婚四十多年了,有两个儿子。但是孩子们大了,我们在家里就像是多余的人。前些日子,我们商量着出来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怕孩子们担心,又怕他们阻拦,就。。。就谎称去亲戚家,偷偷跑了出来。”

我听得目瞪口呆,心里五味杂陈。原来,真相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

张奶奶擦了擦眼泪,接着说:“我们这辈子没出过远门,这次是第一次。福哥说,趁我们还能走得动,多看看这个世界。可是。。。可是没想到会这样。。。”

我轻轻拍了拍张奶奶的肩膀,安慰道:“张奶奶,别担心,杨大爷会没事的。”

就在这时,病房的门突然被推开,杨大爷虚弱地说:“玉兰,进来吧。”

我扶着张奶奶走进病房。杨大爷看着我,虚弱地笑了笑:“小伙子,谢谢你。我们骗了你,真是对不住。”

我摇摇头:“杨大爷,您别这么说。您好好养病,其他的事不用担心。”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会去医院看望杨大爷和张奶奶。渐渐地,我也了解了他们更多的故事。原来,他们年轻时就在一起了,但因为家庭的反对,差点分开。最后,他们顶着压力结了婚,一起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杨大爷说:“我这辈子,最亏欠的就是玉兰。年轻时没能带她出去看看,现在老了,我想补偿她,可是。。。”

张奶奶握着杨大爷的手,眼中满是柔情:“傻老头子,我跟着你,这辈子值了。”

看着他们,我突然觉得,爱情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又如此复杂。

然而,好景不长。大概是住院的第五天,我正在病房里陪杨大爷说话,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病房的门“砰”的一声被推开,两个中年男子闯了进来。他们一进门就大声嚷嚷:“爸!妈!你们在这儿啊!可把我们急坏了!”

我一下子愣住了,这两人显然就是杨大爷和张奶奶的儿子。杨大爷和张奶奶也吃了一惊,一时说不出话来。

大儿子瞪着眼睛,语气里满是责备:“你们可真行啊!说是去姑姑家,结果姑姑那儿根本没见着你们人影。要不是村里老王看见你们坐车往这边来,我们还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呢!”

小儿子也插嘴道:“是啊,爸妈,你们这是要上哪儿去啊?怎么还住院了?”

杨大爷和张奶奶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我见状,赶紧站出来打圆场:“两位大哥,别着急。杨大爷只是得了点风寒,没什么大事。这几天我一直在照顾他们,您们放心。”

两个儿子这才注意到我的存在,狐疑地打量着我:“你是谁啊?”

我刚要开口,张奶奶抢先说道:“这是国强,我们在他的民宿住了几天,是他送我们来的医院。”

大儿子皱着眉头:“民宿?你们跑这么远来住什么民宿?”

杨大爷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孩子们,坐下吧。爸妈有话要跟你们说。”

接下来的场面,我至今难忘。杨大爷和张奶奶将他们的想法和盘托出:如何感到被忽视,如何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何瞒着孩子们偷偷出走。说着说着,张奶奶忍不住哭了起来,杨大爷也红了眼眶。

两个儿子听完,先是一阵沉默,然后突然也哭了。大儿子抹着眼泪说:“爸,妈,我们是不是太不懂事了?”小儿子则抱住张奶奶,哽咽着说:“对不起,妈,我们以后一定多陪陪你们。”

看着这一幕,我的眼睛也湿润了。原来,有时候我们以为的矛盾,只是因为缺少沟通;我们以为的隔阂,只是因为彼此不懂得表达。

这件事之后,杨大爷和张奶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两个儿子轮流带他们出去旅游,每个月都会安排一次家庭聚会。杨大爷后来告诉我,他感觉自己仿佛又活了一回。

而我的民宿,因为这件事反而声名大噪。不知怎的,杨大爷和张奶奶的故事传开了,很多人慕名而来,想要体验这里的“浪漫”。我的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常常一房难求。

然而,每当我站在院子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杨大爷和张奶奶的身影。我在想,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对像他们一样的老人,默默承受着孤独,渴望被理解和关爱?

前些日子,我接到了杨大爷的电话。他说他们准备再来住一次,这次是全家一起来。我笑着说:“好啊,我给你们留最好的房间。”

放下电话,我望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不禁陷入了沉思。人这一生,到底为了什么?是为了子女?是为了事业?还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那份渴望?

也许,答案就像这棵老槐树一样。它的根深深扎在土里,枝叶却在不停地向上生长,既要坚守,又要探索;既要责任,又要自由。

现在,每当有老年夫妇来住宿,我都会格外关照。我会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有时候,我会建议他们给家里的孩子打个电话,或者写封信。我想,也许这就是我能为他们做的,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的民宿一如既往地开着,院子里的老槐树又长高了一些。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变老,慢慢领悟着生活的真谛。

有时候,我会想起杨大爷和张奶奶。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是否还会时不时地“私奔”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想到这里,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生活就是这样,它给了我们太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人,珍惜当下的时光。因为谁知道呢,也许下一个转角,就会遇到改变我们一生的人或事。

各位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一起探讨生活的意义。也许,你们的故事会成为下一个让人感动的民宿奇缘呢!

0 阅读:6

念之随心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