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退休时必须要有档案吗?哪些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会受到档案的影响?在深圳退休,视同缴费年限认定到哪一年?我们今天一起来聊一下这些话题。

第一个问题:哪些人员办理退休时需要档案,且档案会影响到养老金的计算:
参加工作比较早,社保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办理退休时需要档案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是当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实际缴费制度(职工个人要按比例缴费)时仍在国有或者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职工,另外还有军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连续工龄等等,这一部分工作年限因为社保系统没有缴费记录,且情况比较复杂,只能通过审核工作档案来认定,这就是“视同缴费年限”。
如果参保人员存在上述“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那么在办理退休时社保局会依据档案核定“视同缴费年限”。

这些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在退休核定养老金时,视同缴费年限是否能被认定,是否是调入或非调入,都会影响到养老金的计算。
依照目前的政策,为了避免退休时因一些必备材料的短缺等因素,影响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领取,如果确定在深圳办理退休后,在临近退休的2年内,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就可以提交档案去社保局提前审核视同缴费年限。
如果没有上述视同缴费年限的,办理退休时就不需要档案,达到法定或弹性退休年龄时,凭户口本、身份证、社保卡就可以办理退休核定。

第二个问题:在深圳办理退休,视同缴费年限认定到哪一年?
深圳本地企业档案视同缴费年限是认定到1992年7月,1992年8月至1993年12月期间,需要在深圳有实际缴费记录,才能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其它由各地转入深圳的,由于各地执行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的时间不同,企业职工参保人的视同缴费截止的时间也就不同,例如:
广东省(不包括深圳)是1993年12月;
北京是1992年9月;上海市是1992年12月;西藏是2000年6月;江苏省是1995年12月;武汉是1995年12月。
各地具体视同缴费截止的时间,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社保局。
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的视同缴费年限,最晚的可以认定到2014年9月。
退役军人的视同缴费年限,最晚可以计算到退役安置期结束的当月。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需要了解更多社保资讯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