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透露贸易战真实目的,倒逼各国对华脱钩,欲孤立中国经济?

王五说说看吧 2025-04-19 17:15:12

4月16日,有消息传言美国再次上调对华进口商品关税,从145%直接涨至245%。实际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美国暂时没有上调关税,相反,还豁免了所有国家的电子消费品和半导体商品的对等关税。

245%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某一类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需要缴纳的关税。145%是特朗普今年上台后累计加征的税率,2024年年底中国卖东西到美国本来就有关税,有些是10%、有些是20%,最高的品类是100%,后者加上今年加征的145%后正好是245%。

不过,别以为美国不再加关税是妥协、认怂、服软了。相反,特朗普政府可能正在筹划针对中国的更加精准的贸易打击。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正在发生的事情,由美国财政部长的嘴里说了出来。

拜登政府时期的财政部长是耶伦,这位胖胖的女士属于对华“鸽派”,相对美国其他政客而言较好相处,最近她抨击特朗普企退通过加关税使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想法是做梦。特朗普上台后任命贝森特为新财长,并且主导贸易谈判事务。这家伙和耶伦不同,是典型的“鹰派”,总是想着压制中国甚至不惜完全“脱钩断链”。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政府打算利用正在与主要贸易伙伴进行的关税谈判向各国政府施压,要求他们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及境内投资,以换取美国降低“对等关税”。

这一“孤立中国”行动的提案人及负责人不是别人,正是财政部长贝森特。

早在4月6日,“反华先锋”贝森特在特朗普的私人住宅海湖庄园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向美国总统提出欲在全球市场中排挤中国的想法。

贝森特认为,在贸易领域“孤立中国”可以迫使美国贸易伙伴作出妥协,防止中国企业通过第三地规避关税、出口管制和其他经济措施。

在2018年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美国便开始针对中国打响“贸易战”,之后的拜登“继承”了特朗普留下的这一政治“遗产”,并在去年加码,对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医疗器械等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部分中国企业通过转口贸易或在东南亚国家、墨西哥等人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设厂,以规避高关税。

这次美国对全世界发动贸易战,主要贸易伙伴都被加征至少10%的关税,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原本以为不在加征之列,没想到一个都没放过,越南、柬埔寨更是被加征40%以上的“对等关税”。究其原因就是为了倒逼这些国家与中国“脱钩”,配合美国阻止转口贸易。

为了实现目标,贝森特等美国高官恐怕拉拢中国的贸易伙伴组成关税联盟,共同施压中国,最终让迫使我们不得不在谈判桌上同意美国提出的几种过分要求。

贸易之外,美国的动作还体现在科技和金融领域。前者表现为将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限制高端技术出口至中国,后者最近有新的动向。据报道,贝森特提出了新的计划,可能将中国在美上市公司从美国股市摘牌。

虽然剔除中概股一事还处于小道消息阶段,但中国绝不能放松警惕,要做最坏的打算,得提前准备预案。

好消息是中国赴美上市公司经历过2022年的从美退市风险事件后已有所行动,不少大型互联网企业通过双重上市等方式在港股挂牌交易。日前,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已指示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迎接中概股回流,同时称香港必须成为中概股回流的首选上市地。

那么,贝森特的“孤立中国”计划会否成功呢?在我看来就是痴人说梦,完全不具备可行性。

往根子里说,国际贸易是为了赚钱,各国乐意与中国做生意是因为“有利可图”,从而主动进行贸易,可不是被谁逼着和中国做生意的。

美国也许能提供给愿意“孤立中国”的国家一些好处,但很难超过与中国贸易获得的利益 ,所以即便为了降低“对等关税”同意了美国的要求,实际上会通过各种方式绕过监管,就像2018年大家联合“发明”了转口贸易一样。

更重要的是当下的全球经济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包括美国自己,根本无法离开中国供应链。美国寄希望打造新的、没有中国的供应链在成本和时间上是不现实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不管不顾、任由特朗普和贝森特胡来。

除了反制、警告外,中国需要积极且主动地与贸易伙伴建立和保持紧密的联系,进一步强化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新的贸易体系。

为将各国吸引到咱们周边、彻底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商品贸易关税、扩大服务贸易投资范围,让“美国给得了的中国能给,美国给不了的中国也能给”的理念根植于各国心中。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0 阅读:0

王五说说看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