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早将AI大模型商业化的公司之一。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于4月14日披露了《关于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同日,云知声公告称进一步委任农银国际为整体协调人,早前的招股书显示已委任中金和海通国际担任整体协调人。
作为中国AGI技术的先行者,成立于2012年的云知声在以深度学习模型发布为标志的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取得突破后不久,即利用自己在交互式AI方面的研发专业知识和自成立以来获得的市场洞察力,推出首个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作为自己的中心技术平台云知大脑的初始核心算法模型,并为广泛的垂直行业的客户赋能一系列AI解决方案。
2016年,云知声战略性地开始建立Atlas AI基础设施,其基于云知声的智算集群,高效地为机器学习任务动态调度强大的算力,同时这也前沿AI模型的开发、优化和商业化提供重要支撑。目前,云知声的智算集群拥有超过184 PFLOPS的计算能力,以及超过10PB的存储容量。在过去几年UniCore的演进和优化的基础上,云知声于2023年推出了一个拥有600亿个参数的自有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相较UniCore,山海大模型具有更大的参数及数据规模、生成能力以及强大的多语言和基本知识能力。
于2024年6月MedBench评测中,山海大模型以综合得分82.2的成绩位列第一;在SuperCLUE半年度报告中,山海大模型以总分72的成绩位居全球大模型第一梯队,理科能力国内第一,文科能力国内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具有领先性的同时,云知声的商业化进程亦较早即开始推进——譬如,2012年成为率先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语音识别产品的公司之一后,云知声持续推动卷积神经网络(CNN)、生成对抗网络(GAN)及强化学习(RL)等先进AI算法的商业应用;同时,云知声亦是亚洲最早将AI大语言模型商业化的公司之一。2018年,云知声利用新兴的Transformer算法中获得WMT2018世界机器翻译技术评测前两名,并自此为广泛的垂直行业客户提供Transformer升级的AI解决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算,云知声是中国第四大AI解决方案提供商,且在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中增长第二快。同年,按收入计算,云知声在中国生活AI解决方案排名第三,在医疗AI服务及解决方案排名第四。
在客户战略上,云知声选择率先成功与各行业的头部企业合作(云知声称之为“灯塔客户”),譬如家电的格力、康养的平安科技、医疗服务的北京协和医院、医保的中国人保等;通过与早期灯塔客户的合作,云知声获得了这些垂直行业内的经验,包括高频次、代表性场景,以及零散的长尾场景。尽管各个长尾场景单独发生的频率较低,但合并占有所有场景的大部分。这些经验反哺云知声能够快速识别常见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加快部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云知声的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和9.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0%;毛利分别为2.40亿元、2.95亿元和3.6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3%;同期,云知声的毛利率则分别为39.9%、40.5%和38.8%。此外,云知声的经调整净亏损率已从2022年的30.5%大幅收窄至2024年的17.9%。
成立至今,云知声已获得启明创投、挚信资本、磐谷创投、中网投、京东、中电健康基金、中金、360、高通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云知声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提高研发能力;投资新兴的商业机会,并提高自身产品在各垂直行业和场景中的采用和渗透;国际扩张和战略合作;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