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忽如寄,岁月不待人。
当生命的足迹越过山高水长,历经世事纷纭,人心最深的渴望,不再是驰骋万里的豪情,而是一处可熨帖心灵的归宿。对许多中国人而言,这份归宿,常常是一方院落。
老来有个院子,种花养草,不问尘世,过清闲日子,便是余生最大的福气。

年少时心向远方,步履不停;年长后渐趋沉静,更愿向内寻求安稳。一方院落,正是人生长河里,风浪过后的归航之地。
院子,不必阔大华丽,只几堵矮墙,便足以隔开尘嚣。阳光自由洒落,清风穿堂而过,雨打檐瓦作曲,万物自在生长。脚下是沉稳的土地,头顶是四角天空,人的身心,在这方天地间得以安顿,浮躁也随之散去。
老了,有个院子,便有了一种归属。那是岁月在尘世奔波后,赐予人的一处桃源。

院中最不可缺的,便是那抹鲜活的绿意与点点花色。养花种草,看似平常琐碎,实则是一种与自然的深情对话。
一把锄头,一撮新土,一株新苗,都是生活里最真实的温度。看种子破土,看花苞绽放,从一缕青绿到一树繁花,皆是生命轮回的诗行,也是心灵与自然悄然共鸣的过程。
在草木枯荣间,时光缓缓流淌。自然无言,却教会人顺势而为、静观万象。

何为“清闲”?不是无所事事的虚度,而是摆脱奔波与纷扰之后的从容与自得。
院中清晨,阳光洒落瓦檐,一套太极拳唤醒筋骨;午后,搬一把椅子泡壶茶,听风读书,不求甚解,只为心安;傍晚,坐看晚霞染红天际,听蝉鸣归鸟,岁月静好。
哪怕只是发呆,看云卷云舒,看影动墙移,也能在寂静中,收获内心丰盈。这些“无用”的时光,才是日子最温柔的馈赠。

老来一个院,养花种草,过清闲日子,这不是诗人笔下的想象,而是无数人心底最深处的向往。
经历过风雨,便懂得风平浪静的可贵;走过了远路,才明白近处的风景最动人。
愿年华不老,愿归处是院。人在院中,心在天地,日日清欢,岁岁安稳。

- End -
来源|黛青,图片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