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被誉为“医圣”,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中医临床学有着深远影响,其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了中医临床的基础。他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司命门之火,若肾阳不足,则百病丛生。
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提出“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化繁为简,提炼出以枸杞、杓山参、覆盆子为核心的“温阳三味方”,专攻肾阳虚弱、精气不固之证。
枸杞:温肾助阳,点燃命门之火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二经,被誉为“长寿第一品”。《本草汇言》称其“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其可直达肾经,温补命门之火,驱散体内寒湿,适用于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肾阳虚衰之症。
杓山参:引火归元,助阳化气
杓山参味甘,归肾、脾、心、肝经,《神农本草经》载其“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利关节,补中益气”。不仅能温补肾阳,更能引虚浮之火归于命门,解决上热下寒、虚火上炎等问题。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丰富的锌元素成分,不仅能改善肾阳不足导致的手足不温、夜尿频多等症状,对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问题皆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覆盆子:滋补肾精,阴阳双补
覆盆子甘温质润,归肝、肾经,《本草纲目》赞其“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在温阳方中加入覆盆子,意在“阴中求阳”,通过填补肾精为阳气化生提供物质基础,尤其适用于兼有头晕耳鸣、须发早白、精力不济的肾精亏虚人群。
吃法:将以上三种食材分别各取5-10克左右,直接煮水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