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与否,比亚迪手里还攥着降价的空间呢。
3月24号晚上,比亚迪正式对外发布了它们2024年一整年的财务报告。
在2024年,公司一共赚了7771.02亿元,比上一年多了29.02%。这里面,卖汽车的钱最多,有6173.82亿元,占了快80%,也就是79.45%。而做手机代工的收入是1596.09亿元,占了剩下的20%多一点,具体是20.54%。
全年赚的钱,扣掉各种费用后,公司实际赚到手的有402.54亿元,比去年多了34%。咱们算下净利润率,就是赚的钱除以总收入,结果是5.18%。再瞅瞅全年的毛利率,也就是卖东西赚的钱除以卖东西的总价,有20.01%。特别是咱们的汽车业务,这毛利率高达23.94%。得提一句,咱们这数据可比特斯拉同期的17.9%要高不少,也比小米汽车的18.5%要强。
价格大战反而让利润涨起来,但高端市场还是块“心病”价格大战打得火热,但奇怪的是,参与者们似乎越打越有钱。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确实如此。不过,尽管在价格上拼得你死我活,高端产品线仍然是大家心中的一道坎,难以跨越。在这场价格大战中,各家公司都在拼尽全力,试图通过降价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种策略似乎并没有导致利润下滑,反而让大家的腰包更加鼓了起来。这可能是因为,尽管价格降低了,但销量的大幅提升使得总收入依然可观。然而,尽管在价格大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高端产品线仍然是大家心中的一块心病。毕竟,高端市场代表着更高的利润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要想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却并不容易。这需要企业在产品质量、设计、服务等多个方面下足功夫,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因此,虽然价格大战带来了短期的利润增长,但要想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还需要在高端市场上有所作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4年,比亚迪的利润那是噌噌往上涨,涨得让人既惊讶又觉得在理。说在理,是因为它一年卖了427万辆车,这成绩摆在那儿,利润高也不奇怪。但说惊讶呢,是因为2024年汽车市场因为各家打起价格战,利润普遍缩水,可比亚迪作为这价格战的领头羊,利润反而冲上了新台阶,真是让人没想到。
特别是在赚钱能力这块儿,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圈子里那可是遥遥领先,它的利润率都快赶上那些高端燃油车的大佬BBA了,就是大概20%到25%那个档次。
比亚迪赚钱越来越多的关键,就是他们强大的从上到下的整合本事。根据数据,比亚迪现在自己供应的动力电池已经超过七成,而且他们的刀片电池成本比外面买的还要低15%到20%。再加上他们一年能卖427万辆车,这样一来,每辆车的固定成本就更低了,制造成本也跟着下降。所以,在价格大战里,比亚迪根本不怕,稳稳当当的。
另外,比亚迪因为规模变得更大,所以研发资金也更充裕了。看看2024年的财务报告,比亚迪一年内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达到了542亿,比上一年增长了35.68%。而且,他们的研发团队也扩大了不少,从2023年底的102844人增加到了2024年底的121598人。
但是,尽管比亚迪在研发上投入巨大,利润率也断层领先,它仍面临一个核心难题没解决,那就是如何给自己的产品提价,增加附加值。说到底,比亚迪的增长方式还没能明确回答怎么提升产品的高价值感。
根据最新数据,比亚迪在2024年的汽车生意上赚了6173.82亿元,总共卖出了427.21万辆车。这么一来,平均每辆车的价格大约是14.45万元。跟2023年比起来,那时候每辆车平均能卖到15.99万元,现在可是少了大约1.54万元,降价幅度差不多有10%了。
说到高端产品的表现,2024年腾势、仰望、方程豹这三个高端牌子加起来卖了大约19.6万辆车,占了总销量的4.6%。这比2023年的大约3%是涨了点,但得注意的是,光腾势D9这一个车型就卖了超过一半的数量。所以说,高端产品这块,从怎么布局到占的比例,都还有往上涨的余地。
手头有1500亿的资金,咱们无论是拓展海外市场还是推进智能化,都信心满满。
到2024年年底,比亚迪手里的现金有1549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是1335亿元。虽然这个数字比去年少了21.4%,主要是因为买供应链的东西花得多了,但比亚迪挣钱的本事还是挺强的。
咱们来比比看,特斯拉在2023年的运营现金流大概有133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952亿左右。再瞅瞅吉利汽车,它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是265亿人民币。长安那边呢,差不多快摸到1000亿人民币的大关了。
所以,比亚迪在手头资金这块儿,那真的是“一骑绝尘”,这给他们接下来要在全球搞大动作和技术上新添了不少期待值。
看了比亚迪2024年的财报,发现他们海外市场卖出去了41.7万辆车,这个数量差不多是他们总销量的十分之一。但让人惊讶的是,海外市场的营业额特别高,有2219亿元,都快占到总营业额的三成了。而且,他们在海外卖的车,平均每辆车的价格和毛利率都比之前提高了不少,毛利率大概到了28.87%。
接下来,比亚迪打算加快海外的拓展步伐。他们会让海外的工厂更加融入当地,泰国那家工厂每年的产量计划达到15万辆。而匈牙利的基地呢,主要面向欧洲市场,帮助比亚迪在2025年实现600万辆车的销售目标。
到了2025年,比亚迪在国内市场可是有了新动作,他们推出的主题关键词特别吸引人。就像那个“天神之眼”,现在不光是高配车型有,连海鸥、秦PLUS这些入门级别的车,价格也变得更亲民了,让更多人能享受到。
比亚迪有个大计划,打算在2025年让所有车型都装上高速NOA这种高级智能驾驶系统,不管是7.88万的海鸥小车,还是24.98万的宋L EV高端车,统统都配上。这事儿能成,全靠2024年他们下血本搞研发,投入的钱又创新高。
总的来说,比亚迪2024年的财报表现在几个重要方面都挺给力,没啥短板,但要说它是全能冠军,还差那么点儿“高端范儿”。
按照眼下的打算,智驾平权虽然和进军高端市场有点碰撞,但比亚迪在国外的赚钱能力已经相当强悍,说不定能成为以后收入和利润都往上涨的关键后盾。
结尾想说:到了这里,基本也就说完了。该讲的、能讲的,我都已经尽力表述清楚。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让你有所收获。虽然可能还有没讲到的,但这就是目前我想分享的全部了。感谢你的阅读,咱们就到这儿吧。
财报公布的次日,比亚迪在股市上的走势没像大家伙儿想的那样一开场就往上冲,反倒是稍微往下跌了点儿。
如今比亚迪面临的挑战,除了要看大盘的整体走向,还得考虑如何实现销量的再次飞跃。想要销量翻倍,那就得卖到1000万辆一年。不过说实话,要想达到这个数,可比之前从100万辆涨到400万辆那4倍的增速难多了。但话说回来,要想从行业大佬变成全球老大,这一步是非走不可的。
路虽然不好走,但王传福有句话在理:“明确的策略是指路明灯,关键的技术是推进器,有力的落实才是开门钥匙。”现在这行当不再只拼“价格低”,而是讲起了“价值高”,比亚迪朝着万亿市值的路,说不定才迈开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