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官网探秘,工信部新规之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新变革

骑着蚊子去逛街 2025-04-21 13:57:38

话说,咱都2024年了,真能放心把命交给那些“遥遥领先”的智能驾驶?

前几天,工信部开了个会,主题是规范智能网联汽车,说白了,就是管管那些把“智驾”吹上天的车企。

会开完,行业里那叫一个风声鹤唳。

这事儿起因也简单,之前有些车企,为了卖车,硬是把辅助驾驶吹成“自动驾驶”,恨不得告诉你,买了他们的车,就能躺着开,闭着眼也能到目的地。

这不,小米SU7刚出事儿,3个女大学生没了,出事前,车还开着NOA智能辅助驾驶。

你说,这事儿谁看了不心惊肉跳?

工信部这回是动真格的了,会上直接划了红线:什么“自动”、“自主”、“高阶智驾”,统统不许用!

以后只能叫“组合辅助驾驶”。

驾驶员脱手画面也别想秀了,就算非要展示,警示标识得占90%以上。

还有,啥“代客泊车”、“一键召唤”,都得改名叫“记忆泊车”。

更狠的是,OTA升级一年最多4次,紧急升级还得走召回流程。

要是虚假宣传,最高罚广告费10倍!

咋样,够狠吧?但问题来了,规矩是规矩,谁会自觉遵守呢?

就拿赛力斯问界来说吧,我特意去官网溜达了一圈,好家伙,4月19号晚上八点,宣传语愣是没改。

问界M9还在那儿喊着“华为高阶智能驾驶,全国都能开,越开越离不开”,问界新M5 Ultra更是夸张,直接说“全国都能开,有路就能开”,“上车自己开,下车自己停”。

泊车功能也还是“离车泊入、泊车代驾、一键召唤”。

说白了,问界这是把工信部的会议纪要当成了耳旁风,几乎每个宣传关键词都踩在了“雷点”上。

问界也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

还记得吗?

特斯拉的Autopilot也出过事。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调查了两年,最后得出结论:Autopilot系统有设计缺陷,容易被滥用,导致撞车事故。

说白了,就是特斯拉把“自动驾驶”的概念玩得太溜,结果出了事。

小鹏汽车的XPILOT 3.0版本更新也闹过争议。

有些车主升级后发现,系统在某些场景下表现不稳定,甚至出现误判。

虽然小鹏一直强调XPILOT是辅助驾驶,但前期宣传让大家期望太高,结果大失所望。

蔚来汽车也出过自动驾驶测试事故,一辆ES8在高速上撞了,驾驶员没了。

虽然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但有人怀疑,驾驶员可能太依赖NP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没及时采取避让措施。

还有理想汽车,辅助驾驶系统也出过追尾事故,原因是系统没能识别前方静止车辆。

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问题:智能驾驶不是万能的,辅助驾驶就是辅助驾驶,别吹成“自动驾驶”!

赛力斯问界,也得好好反思一下。

问界新M7号称首款开通全国高阶智驾的智能汽车,一直宣称自己的高阶智驾“遥遥领先”,还搞了个脱手检测选项,让用户脱手40秒后才开始提醒。

这不就是变相鼓励用户“放手”吗?

余承东更是高阶智驾的“头号推介官”,动不动就说“机器开比人开更安全”、“智驾时可以打盹睡觉”。

这些话听着是挺诱人,但潜移默化下去,不了解的用户真会把高阶智驾当成100%自动驾驶来使用。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下百度Apollo。

他们在北京搞了个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试点运营,虽然配备了安全员,但还是引发了关于安全性和责任归属的讨论。

工信部这次出手规范智能驾驶,不是要扼杀智驾技术,而是要拯救车企。

再这么“吹”下去,不出事还好,出了事就是全行业共同买单。

智能驾驶是为了让大家开车更轻松,但不能以放弃安全为前提。

车企绝不能把智驾跟“车可以不用司机开”等同起来,更不能向用户灌输“高阶智驾就是完全安全放心的自动驾驶”这样的概念。

借用一句老话,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希望这次工信部的新规,能让那些过度吹嘘智能驾驶的车企们,好好反思一下。

以后开车,还是得把安全握在自己手里。

0 阅读:93

骑着蚊子去逛街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