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比亚迪,上汽重夺销冠!三大隐忧暗藏杀机

象视汽车 2025-04-18 14:59:28

上汽集团以微弱优势,将比亚迪斩落下马,重新夺回自己稳坐了18年之久的中国最大汽车集团宝座。

然而这场胜利的背后,却是底气不足、合资下滑,以及新能源转型遇阻的残酷现实。

销冠的桂冠之上,悬着三把锋利的达摩斯之剑。

1. 连续18年蝉联销冠

上汽集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这一年,上海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正式成立,拉开了上海汽车工业的序幕。

1958年,上汽成功试制第一辆凤凰牌轿车,标志着上海有了自主制造轿车的能力。

1964 年,凤凰牌轿车更名为上海牌轿车,该车型在随后几十年里成为上海汽车工业的标志性产品。

1984年,上汽与德国大众合资,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篇章。1997年,上汽又与美国通用联姻。

从组装货车到生产轿车,从上汽大众到上汽通用,上汽70年来书写着中国汽车工业历史。

依靠合资时代的市场红利,2006年上汽以122.40万辆的年销量超越一汽,一举坐上中国最大汽车集团宝座。

从此之后一直到2023年,上汽连续18年稳居中国车市销冠。

巅峰时期的2018年,上汽集团爆卖705万辆,营收高达9022亿元,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毫无争议的领头羊,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任何追赶者的身影。

2. 上汽反超了比亚迪

然而2018年以后,上汽集团开始走上下坡路。

尤其是2021年之后,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自主品牌开始崛起,而合资品牌则逐渐没落。依靠燃油车和合资品牌的上汽集团加速下滑,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厚积薄发的比亚迪则一飞冲天。

于是,销量年年暴涨的比亚迪,逐渐赶上了上汽集团。终于到了2024年,比亚迪热销427.2万辆,超越只有401.3万辆的上汽集团。

至此,上汽蝉联了18年之久的销冠宝座,被比亚迪夺走。

对此,上汽集团自然不服气,希望夺回属于自己的桂冠。

为此,上汽对内调整管理层,因“灵魂论”而备受争议的陈虹退休,王晓秋接任董事长;对外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

这些措施,终于看到了成效。今年3月份,上汽集团以38.57万的销量,成功超越比亚迪的37.74万,以8000多辆的微弱优势,在时隔一年后重夺国内车企销量冠军。

对于上汽集团而言,重夺销冠实属不易。

3. 三大隐忧暗藏杀机

但是,对于这次短暂的销量反超,资本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上汽集团股价表现平淡。

究其根本原因,上汽集团三大隐忧暗藏杀机。

首先,这次反超底气不足。从增速上来来看,3月份上汽微涨1.14%,而比亚迪则高达24.8%,势头明显更好。

而且,今年前三个月,上汽累计销量94.49万辆,同比上涨13.27%。比亚迪数据则为100.01万辆、59.81%。无论是累计销量还是同比增速,上汽都远不如比亚迪。

其次,上汽合资板块依旧孱弱,无法像过去一样撑起整个上汽集团的大旗。

从销量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来,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大销量主力,依旧处于跌跌不休的下行通道。

今年前3个月,上汽大众售出22.8万辆,同比减少8.03%;同期上汽通用售出10.90万辆,同比下滑2.24%。

反倒是自主品牌五菱,成了难得的一抹亮色。今年前3个月五菱大卖35.3万辆,同比大涨57.58%。

最后,上汽的电气化转型依旧压力重重。

今年前3个月,上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27.3万辆,渗透率还不到30%,不仅远低于100%的比亚迪,而且也低于很多头部车企。

而且,上汽新能源销量主力,还是均价不足5万的五菱宏光MINI EV等微型电动车,其主推的智己和非凡两大品牌表现非常拉胯。

其中智己今年前3个月仅售出7035辆,同比下滑近30%;非凡更是从独立品牌,重回上汽乘用车阵营,存在感更是越来越低。

0 阅读:18

象视汽车

简介:看看车,聊聊车,侃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