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建议增加“煽动仇恨情绪罪”,人间有爱,学者推动立法

江郷贰的独白 2024-02-26 21:37:18

文/木槿夕先生

网络暴力一直是一个难题,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很多人都在网络上发布自身的评论,有可能对某些人造成一定的影响。

很多起网络暴力案件无疾而终,有关部门也开始进行了整顿,采取了实名制和显示地方 IP,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网络暴力。

这段时间,一位人大教授发布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宏杰撰写的文章《网络暴力刑法治理中的“法不责众”困境及其化解》。

能够看出,这个学者对于网络暴力的法不责众有自身的研究,还结合了此前因网络暴力离世的粉色头发女孩案例,向大家普及网络暴力后的执法难度,意外遭遇到不小的质疑。

针对网络暴力,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深恶痛绝,希望能够严惩相关人员,可是面对大量的言论处罚起来是有难度的,田学者在文章中提到了这一点,因此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在她看来,法不责众的难度不小,从“法”、“责”、“众”上能够看出来,让很多人看到了追究网络暴力的难度。

以粉色女孩的悲剧为例,在她染了粉色头发之后,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就引发了一群人的辱骂和恶意揣测。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不友好的言论,可是由于参与的人数众多,至今只能成为谴责网络暴力的典型案例。

除了针对个人的网络暴力,还有涉及到男女对立和造谣传谣,针对此类网络乱象,中央网信办持续开展整顿网络环境的专项工作,这都是能够对人的一种警示。

田学者的前半篇文章,讲述了网络暴力整治的难度,后半部分给出了解决方式,没想到一句话引发舆论,成为了热搜人物。

田宏杰是谁?

搜索相关信息,能够看到她拥有众多头衔,研究领域为行政刑法、刑法文化、比较刑法和刑事司法改革,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只不过是她的一个头衔。

她编写针对网络暴力的文章,刊登在北京市法学会期刊《法学杂志》2024年第1期,足以证明她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和推动法律建设的责任感。

网络暴力是一个很难根治的社会问题,它只能作为正确地引导,很难在法律层面上强制干预。

与其说它是一个社会问题,还不如说它是人性的一个具象化,有人在网络上帮助他人,同样有人在网络上攻击他人,法律只能对个别人进行处罚,没办法纠正一个人的根本看法。

说实话,有学者出面讲述这个问题,可以引起更多法学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探究,有利于整治恶意网暴他人的违法人员,还网络一个安全。

田学者在讲到网络暴力的刑法整治重点中,谈到了“要理性认识刑法的作用和功能”、“将网络平台作为重点规制对象”、“注意保护网络暴力治理和言论自由保护之间的平衡。”

有一说一,谈到这里,文章还是很有代表性的,田学者在研究此类问题上,看得比普通民众深多了,正是因为她的深入讨论,不知不觉碰到了第三个问题,网络暴力治理和言论自由保护之间的平衡。

田学者针对这三个问题提出三个具体措施,包括增设“煽动仇恨情绪罪”、“技术层面为网络平台涉及网络暴力防控义务”、“在立法层面保留追究网络暴力一般参与者刑事责任的可能性”。

至此,田学者因提出“煽动仇恨情绪罪”冲上热搜,另外两个办法反而被人下意识地忽略,一旦此项罪名立项,接下来会造成多大的社会影响?

在田学者来看,“虽然《网暴犯罪惩治意见》从多个角度为网络暴力的刑法治理提供了操作指引,但在应对网络暴力的问题上,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特别是刑法确实存在一定的短板和疏漏,无法通过法律解释来加以弥补。”

简单来说,就是目前针对网络暴力在刑法治理上存在一定的短板,应当通过设立“煽动仇恨情绪罪”来加以弥补。

不得不说,佛教都没办法普渡众生,田学者打算用立法来约束个人,停止煽动仇恨情绪,这是不是有些超前思维?

九年义务教育让不少人的素质提升,网络上有恶意存在,同样有人弘扬正能量,一味地将仇恨情绪当作是“猛虎野兽”,个人认为是不妥当的。

请田学者看一看评论区的说法,再回过头来想一想,此项罪名是否能够成为整顿网络暴力的刑法依据。

田教授的话煽动了我的仇恨情绪,她刑拘应该判处“煽动仇恨情绪罪?”

“按照这个教授的说法,那么全国各地设置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都属于煽动仇恨情绪罪的范畴?”

这一次,田学者真实地感受到网络带来的舆论压力,这是舆论一边倒地指责一个人,影响范围不小。

针对网络暴力,田学者提出了自身的看法,将仇恨言论当作是网络暴力的源头,要求从根本上进行规制。

网络暴力行为的背后是社会中某种对立情绪的长期累积。要实现对网络暴力的有效治理,就必须从源头上对仇恨言论进行规制。

不得不说,田学者将仇恨情绪当作是网络暴力的源头,可是我想问一句,以文章举例的“粉色头发女孩”,多少人是因为仇恨她而发布不友善言论。

田学者认为仇恨言论是“对人不对事”,将规制的重点转向了仇恨言论,那么治理网络暴力的困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这是经过什么样的调查得出的结论?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为什么会有仇恨?

当一个人伤害了另一个人,那么仇恨的种子就种下了,有人选择了放下仇恨,有人选择了同归于尽,这都是人性的选择。

我始终坚信一句话,人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现代普遍的代价就是法律,田学者的初衷是好的,可是你真的能够凭借立法让人放下仇恨?

一个仇恨言论就能将很多人的悲情故事给掩盖,接下来大家都不讲仇恨了,都在讲人间有爱。

那人就不是人了,那是圣人,也不必存在所谓的法律规则,大家都是圣人,那就不会有仇恨的发生了。

有时候真的不理解教授的话语,可能这就是普通人和学者之间的代沟吧。

14 阅读:4289
评论列表
  • 2024-02-27 11:31

    此法若立,必被滥用!

  • 2024-02-27 14:21

    这位教授说的话就很具有煽动性,建议作为典型案例重判。

  • 2024-02-27 11:51

    建议增加砖家忽悠胡说八道罪。

  • 2024-02-27 10:23

    尽提些莫须有的罪名。

  • 2024-02-27 15:44

    这种人在古代称为妖人,妖言惑众

  • fb 48
    2024-02-27 13:03

    长了一张招恨的脸,她是不是有罪?

  • 2024-02-27 12:40

    首先办了这叫兽

  • 2024-02-27 10:07

    教授如果不是不学无术,就是毒蝎心肠。

  • 999 28
    2024-02-27 11:48

    悠悠众口,岂是堵得住的!

  • 2024-02-27 14:03

    其心不正

  • 随缘 16
    2024-02-27 13:29

    一天吃多了没事干

  • 2024-02-27 10:16

    不怀好意的建议

  • 2024-02-27 13:15

    这货是很爱日本鬼子侵略者。

  • 2024-02-27 07:02

    这又是个间谍。

  • 2024-02-27 07:14

    弄不好是个小八嘎的间谍

  • 2024-02-27 13:53

    这样的教授书都读到什么地方去了?一文不值!

  • 2024-02-27 13:16

    特别讨厌砖家

  • 2024-02-27 17:21

    只有禽兽没有教授

  • 2024-02-27 17:20

    仇恨教育怎么算?

  • 2024-02-27 20:46

    你这就是扇动仇恨

  • 2024-02-27 19:29

    相由心生,看面相不招人待见

  • 2024-02-27 08:18

    煽动读者的仇恨情绪,先抓起来再说。

  • 2024-02-27 19:59

    看她眼歪嘴斜的就不是个好东西

  • 2024-02-27 10:20

    不如说立法,网络造谣罪,网络滋事罪!

  • 2024-02-27 18:22

    一看面相,就不是好乌。

  • 2024-02-27 16:09

    有情绪还不能发泄了?

  • 2024-02-27 16:33

    这个教授是日本人

  • 2024-02-27 17:59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 2024-02-27 18:53

    还能不能拍抗日剧?

  • 2024-02-27 18:12

    这些教授的胡言乱语罪该判

  • 2024-02-27 17:12

    社会底层的人,现实中天天被欺负,隔着屏幕骂骂不相关的人,释放释放,找找感觉

  • 2024-02-28 07:03

    这个教授就是在煽动仇恨!

  • 2024-02-28 07:56

    脑袋形状有点怪,好丑啊

  • 2024-02-27 21:25

    设置砖家叫兽胡说八道罪

  • 2024-02-28 06:55

    提这个法的人,也是有扇动仇恨的,他把别人在某一时期的不满情绪当做仇恨,应该先把这个专家判了。

  • 2024-02-27 18:37

    没事做,乱想。

  • 2024-02-27 21:21

    给叫兽立法“叫兽胡说八道罪”。

  • 2024-02-28 06:05

    可以立法误人子女罪

  • 2024-02-28 06:57

    [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 2024-02-28 08:54

    这位专家此刻就在煽动立法者和普通老百姓的仇恨对立,请把她判了

  • 2024-02-27 16:24

    日本鬼子屠杀同胞,该不该仇恨?

  • 2024-02-28 07:55

    仇日算不算,这个我真没办法改啊

  • 2024-02-28 05:48

    这样的砖家就该坑之

  • 2024-02-28 07:59

    提议好提,问题是怎么界定?

  • 2024-02-27 20:49

    先用技术手段鉴别水军再说吧!水军和真正的舆情都分不清你怎么掌握分寸?难道一棍子打死不允许批评人?营造死气沉沉的网络环境就是你要的目的???

  • 2024-02-27 18:37

    点个赞,可是谁在宣扬仇恨?这罪定了能执行吗?

  • 2024-02-28 08:49

    你说这话本身就是煽动情绪

  • 2024-02-27 18:01

    先把识别标准写出来

  • 2024-02-27 21:36

    叫造谣罪还差不多,

  • 2024-02-28 07:33

    本身就是在煽动!

  • 2024-02-28 08:20

    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正确思维逻辑就开除掉,以免其祸害孩子们学业

  • 2024-02-27 18:51

    荒唐。

  • 2024-02-28 00:20

    这个专家就是一个浑蛋!

  • 2024-02-28 07:11

    不务正业

  • 2024-02-28 07:25

    这要是真立法了那可有的是操作空间,以后最好不要说话,没准那句就能定义成煽动仇恨情绪,比如骂两句单位工资低

  • 2024-02-28 07:46

    刑法应将严厉打击脱离人民群众实际立法(打击伪砖家胡说八道)

  • 2024-02-28 07:37

    这个罪名很难确定,就像互殴一样,只要法官的素质不够,良心不足,所有在网络发声的人,都有危险,是一种新型的收割条款。

江郷贰的独白

简介:文字是尖刀,也是一个温柔乡,在这和你说点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