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高铁网络跃迁图谱】
路网密度:从1.26公里/万平方公里→2.62公里/万平方公里(超长三角现水平);
运输能力:日均开行列车从438列→1216列,实现全动车组列车运营;
覆盖层级:13个地级市"市市通高铁",形成"0.5-1-2"小时通勤圈。

以下是基于公开资料整理的,直通北京!已建成的10条高铁(城际)线路:
线路名称
开通时间/年
设计速度
实际运行速度
重要意义
京津城际
2008
350
350
首条高铁,助力奥运,见证京津冀一体化起步
京沪高铁
2011
380(预留)
350
全球最繁忙高铁,连接两大经济圈
京广高铁
2012
350
350
南北大动脉,贯穿17省市
京包客专
2019
250
200-250
连接蒙煤基地与环渤海
京雄城际
2020
350
300
支撑雄安新区建设
京哈高铁
2021
350
350
京沈段首创智能化建造体系
京唐城际
2022
350
300
唐山融入京津半小时经济圈
京滨城际
2022
350
250-300
宝坻至北辰段先行,未来直通滨海新区
津兴城际
2023
250
250
天津西站至大兴机场15分钟直达
怀兴城际
2024
350
300
廊坊北至大兴机场段,强化临空经济区联动

关键数据解读:
1.速度分级逻辑350km/h档:京津、京沪、京广、京哈、京雄、京唐、京滨(部分)、怀兴等主干线采用,体现中国高铁顶尖技术实力250km/h档:京包客专、津兴等线路因地理条件或功能定位采用,兼顾成本与效率;
2.技术创新标杆京张高铁(含京雄城际):全球首条智能高铁,应用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等技术京哈高铁:东北高寒地区首创耐低温轨道结构,可承受-40℃极端天气京唐城际:国内首次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实现环保施工;

3.经济驱动实例京唐城际:带动唐山港铁矿石运输时效提升40%,助力钢铁产业升级京滨城际:宝坻段开通后,当地房价同比上涨18%,新增科创企业37家津兴城际:使天津西站至北京南站通行时间压缩至36分钟。
当前在建项目如雄忻高铁(设计时速350km/h)将进一步完善"八纵八横"网络,预计2027年通车后将太原纳入京津冀1.5小时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