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埔一期的学员之中,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员,他不仅得到了蒋介石的器重,还成为了蒋介石身边的“不倒翁”,其发展和结局比胡宗南、杜聿明和薛岳等人都要好,可谓是一生圆满。
此人就是黄杰,他是湖南长沙县人,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1924年,21岁的黄杰考入了黄埔第一期,编入了第3队。在人才云集的黄埔一期之中,黄杰属于毫不起眼的那种,起初蒋介石并没有重视他。
蒋介石在黄埔担任校长,他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会挨个找学员进行私下谈话,通过对话发现他认为的可造之材。蒋介石就找黄杰谈话过,事后蒋介石对黄杰的评价很一般,便没有重视他。
不过有一件事让蒋介石改变了对黄杰的看法,从此对他是另眼相看。那是在夏天的一个中午,蒋介石像以往一样在黄埔巡视,发现了不少哨兵都是无精打采的,有的甚至偷偷躲起来睡午觉。
突然蒋介石眼前一亮,发现有一个学生哨兵精神饱满,一丝不苟地在站岗执勤,蒋介石走上前打量起这个学生哨兵,发现他手指缝在流血,一问才知道,他是在为避免打瞌睡,在手中藏着一个订书钉,困乏的时候就扎一下自己。
这个学生哨兵就是黄杰,他的这个举动让蒋介石大为感慨,蒋介石对这样的精神称赞不已,经此一事蒋介石记住黄杰这个人。后来黄杰被分配到了教导第一团侦察队,成为了中尉排长。
此后在东征和北伐期间,黄杰又做了两件事让蒋介石感动不已。1928年5月1日,北伐军击溃了军阀张宗昌的队伍,打进了济南城。蒋介石进城之后才发现,城中还有日军的第6师团,他担心与日军起冲突,就果断到了城外。
到了城外的蒋介石依然不放心,担心日军夜里搞偷袭,半夜睡不着的蒋介石醒来发现,身为团长的黄杰正亲自为他在窗外站岗,此举让蒋介石感动不已,此后对黄杰更加器重了。
1929年,黄杰被晋升为少将旅长,跟随蒋介石参加了之后中原大战,在与阎锡山的晋绥军作战中,蒋介石在柳河车站的指挥部遭遇偷袭,蒋介石差点当了阎锡山的俘虏,多亏了黄杰亲率3个团赶到救援。
正所谓“功莫大过救驾”,自此之后蒋介石把黄杰视为心腹将领,黄杰对蒋介石交待的事无不照办,而且办得妥帖,如此蒋介石对黄杰自然很是放心,其职务也是不断得到提升。
黄杰的军旅之路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一路晋升非常顺利,虽然黄杰没有打过像样的战役,也没有赫赫战功,但是他发展的却比胡宗南这个所谓的“天子第一门生”更好,职务也更高一些。
1960年,黄杰被晋升为一级上将,胡宗南则是死后才被追授的一级上将,二者差别之大可见一斑。值得一说的是,黄杰与蒋经国的关系也很好,老蒋去世后他依然过得滋润,直到1996年病逝,享年93岁,堪称一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