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催收新范式:破解消费贷“既要又要”两难困局

子希数字经济 2025-04-17 14:50:48

作者 | 朱朝阳

来源 | 零壹智库

2025 年以来,国家多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明确要求金融机构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消费信贷投放”。

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压力倍增。一方面,要扩大贷款规模;另一方面,又得警惕不良率上升带来的风险。既要贷得出去,又要收得回来。

但实际情况却不乐观。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个贷不良全面攀升。由于不良的侵蚀,2024年多家消金公司净利出现80%以上的下滑。银登中心数据显示,个贷不良批量转让平均本金回收率更是低至7.3%。

作为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环节,贷后管理也是问题重重。传统催收模式下,找不到债务人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合规风险也愈演愈烈,动辄引发大量投诉甚至法律纠纷。

行业呼唤创新而合规的催收新模式,这也是金融机构在促消费与防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的关键。而武汉的一家科技公司,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给出了另类解法——通过领先的“地址找人”技术和智能发函系统实现了函件的精准投递和高效送达,签收率可达75%。

这一数据是行业平均水平的2.5倍,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催收效果可以获得1倍以上的提升。

关键节点

近年来,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政策引导及自身战略调整的需求下,个人消费贷款狂飙猛进。

央行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不含住房贷款的个人消费贷余额高达21万亿元,一年增加1.24万亿元。

另据零壹智库统计,2024年国有六大行的个人消费贷(含信用卡透支)余额增量突破万亿大关,两年增加1.8万亿元。

然而,狂飙的背后,暗藏资产质量波动的隐忧。

2024年国有六大行中有四家消费贷不良率全面攀升。其中,其中工商银行个人消费贷不良率达到2.39%,信用卡不良率更是高达3.50%,二者同比均大幅提升1.05个百分点。

工行并非个例,不少中小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的个贷不良也在增长,导致利润受到严重侵蚀。例如,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不良飙升至12.37%,净利同比仅增长3.4%;招联金融净利出现成立以来的首次下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则断崖式下跌79.3%和91.6%。

如今,消费贷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节点。

国家多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措施,明确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信贷投放,同时首次提出建立个人消费贷款尽职免责机制。

这意味着消费贷款规模还将继续增长,也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加强贷前风控,贷后管理也显得日益重要,有银行也喊出“向不良资产要利润”的口号。

如何要利润?主要有两种方式:打包转让,自行或委外催收。

但是,从银登中心不良转让处置的价格来看,1折以下的定价已成常态。低价甩卖损失大,对利润的贡献几乎可忽略不计。

而传统的催收方式,也不容易,否则银行也不会傻到以“地板价”甩卖资产。

催收之难

传统的催收方式主要靠打电话和上门催收。

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迁,以及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债务人的失联情况日益严重,很多催收电话不是被拒接,就是号码已变更无法拨通。据行业数据显示,逾期半年以上的客户,传统电催失联率高达85%以上。

上门催收也面临诸多困难,由于债务人地址变更频繁,工作人员往往无功而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却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而且,传统催收还面临日益严峻的合规风险。特别是频繁拨打债务人及其联系人电话、使用言语威胁等暴力催收问题,使得金融机构被投诉的情况大幅增加,被被罚的案例也层出不穷。

零壹智库与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金融消费者投诉指数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涉及恶意催收行为的投诉量高达36.2万笔,占金融消费者投诉整体的48.7%。

去年12月以来,中银消金、蚂蚁消金先后因投诉管理、贷后管理、催收不当等问题,被处以90万元和140万元罚款,相关负责人也被警告。

此外,一些黑灰产组织利用债务人对传统催收手段的抵触心理,教唆债务人恶意失联、伪造困难证明,使得传统催收愈发难以适应行业的发展。

在这种情形下,发律师函作为一种合规且有效的途径,成为金融行业与债务人复联、推动回款的重要手段。然而,纸质函件的投递极大依赖地址数据有效性,传统发函模式由于较难获取精准有效的地址,平均签收率仅为30%,让这一渠道的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到准确的债务人地址,只有找到人,催收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武汉智品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品堂科技)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另类解法

早在2018年,智品堂科技与某消金公司合作处理一个包含8000件案件的资产包时,就发现“地址找人”相较于传统方式效果更佳。

到了2019年,智品堂科技正式开始“地址找人”技术的研发。他们整合高德、中国邮政、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的开源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处理海量数据,形成了标准化的高质量地址数据集。

同时,为了提高函件送达率,智品堂科技与中国邮政达成独家合作,利用后者遍布全国的网点,将发函范围覆盖到每一个小区和自然村。

一旦函件在送达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地址错误、收件人拒收等,函件客服专员会及时介入,通过与快递员配合,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函件得到妥善处理。这也是解决最后一公里有效送达的关键。

利用地址找人技术和线上智能模型,再加上和中国邮政网络的深度合作,智品堂科技为贷后业务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函件送达方案——“函必达HC智能专递”系统(简称“函必达”)。

函必达在精准投递方面很有优势,它的核心在于智能化的地址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能自动检测并纠正地址信息中的错误,补全缺失信息,消除重复数据。还能通过地址选择模型进行识别、比对,精准筛选出可用于发函、签收率高的最佳地址。

这种创新模式使得函件签收率大幅提升,整体能达到75%,是行业平均水平的 2.5 倍,大大增加了催收函件送到债务人手中的可能性。

以某互联网银行为例,该银行从2024年6月与智品堂科技合作,使用函必达代发函件。合作当月测试数据显示,回款率较传统方式普遍提升30%以上,单日峰值创下91%的增幅。

函必达还引入了全程跟踪与监控机制。借助 AI 算法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函件从打印、处理、运输到最终送达的全流程可视化追踪。

此外,为了满足大规模个贷不良案件的函件处理需求,智品堂科技与中国邮政武汉分公司合作,共建了国内独有的律师函全自动打印封装流水线,每天发函量可达5万份。

这条流水线实现从函件打印、条码识别、面单数据调用、封装到智能复核等全过程自动化处理,不仅大幅提高了函件投递效率,还能作为中断诉讼时效的证据,为债权人提供更多便利与保障。

新型数商

在竞争激烈的贷后管理市场,智品堂科技杀出一条“人无我有”的路子。

2022年底,在大多数企业忙着扩张规模时,智品堂科技启动了数据仓库建设。他们请了5个工程师,一干就是一整年,基本构建起了数据仓库与数据大屏,实现了数据的基础治理。

如今,智品堂科技已经打造了一个涵盖超4.5亿户、高活跃度的标准地址数据库,将地址的有效性提升到85%。

同时,开发了地址标准化、地址选择、智能分案、发函计划等7个模型,构建了从数据清洗、智能决策到精准送达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函必达连续 6 年稳居中国邮政律师函发函规模第一,累计发送执行裁定书、民事裁定书、律师函等函件近 1000 万份,合作各类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客户超过 100 家。

在数据要素市场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2024年下半年,智品堂科技正式成为深圳数据交易所数据商。“函件自动化处理发送系统”与“函件地址精准识别服务”也在交易所挂牌交易,后者还作为《数据资源入表年度发展报告(2024)》入表案例,被全国推介。

这意味着公司数据合规管理和服务能力得到更权威的认证,也提升了智品堂科技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为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从成为数商、资产入表后,找上门的合作机会也越来越多”,智品堂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地址找人技术也不限于贷后催收,还可以向贷前延伸,并拓展到公共服务、电商与零售、数字营销、市场研究等多个领域。“未来,虚拟地址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方向”。

-End-

4 阅读:806
评论列表
  • Lo 9
    2025-04-17 20:43

    原来网贷背后是银行,难怪灭不了

    烈日当空 回复:
    网贷只是中介平台,背后借款方是银行
    王海风 回复:
    银行贷不出来,但是第三方可以[点赞]
  • 2025-04-18 16:26

    网贷还用还?不是发福利的吗?还了养催狗?

  • 2025-04-18 21:04

    催收发短信威胁

  • 2025-04-19 11:30

    现实的 老百姓去银行贷款有的是理由刁难 第三方贷款就可以贷款出来

子希数字经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