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争疲劳加剧,过半民众愿以土地换和平

胡椒说国际 2025-03-28 14:38:06

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正面临关键转折——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最新民调显示,52%的乌克兰民众支持通过领土让步结束战争,较半年前上升11个百分点。这一变化背后,是俄罗斯的消耗战略与西方援助疲软的双重挤压,泽连斯基政府的“彻底胜利”口号已难掩社会共识的崩塌。

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前线,35岁的炮兵中尉安德烈坦言:“我们连队原有128人,现在只剩47人能作战。”这种人力损耗在全局数据中更为残酷:乌军日均伤亡达648人,而适龄服役人口仅剩23%可供征召1。

民调揭示的不仅是疲惫,更是对现实的妥协。52%的民众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在哈尔科夫、赫尔松等前线地区,这一比例高达67%。就连曾誓言“战至最后一人”的敖德萨,支持停火的比例也从29%飙升至51%。

与民间态度相反,乌克兰军方高层仍坚持“零妥协”。总参谋部最新内部报告显示,现役军人中仅18%支持谈判,82%要求“收复全部领土”。这种分歧在战略层面激化矛盾——当民众期待战事降温时,乌军正筹划夏季反攻,目标夺回扎波罗热核电站控制权。

前线的现实却难撑雄心。北约情报显示,乌军炮弹日消耗量降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美制“海马斯”火箭炮因零件短缺,仅有45%处于战备状态。与此相对,俄军借助朝鲜提供的122万枚炮弹,在阿夫杰耶夫卡方向日均发动17次营级攻势。

总统泽连斯基的困境在于平衡内外压力。他近期秘密批准与俄方非正式接触,讨论黑海运粮通道重启,却被军方泄露给《华盛顿邮报》。这种府院矛盾在立法机构激化:最高拉达否决了总统办公室提交的“临时停火评估案”,认为其“动摇抵抗意志”。

西方盟友的态度加深了基辅的孤立。欧盟对乌援助法案在匈牙利阻挠下搁浅,美国众议院将610亿美元军援削减至238亿,且60%以贷款形式发放。德国总理朔尔茨更直言:“乌克兰应现实评估局势。”

俄罗斯的持久战设计正在兑现。通过每周发动3-4次导弹饱和攻击,乌克兰电网40%的变压站被毁,迫使基辅当局实施每日8小时轮流停电。经济层面,乌GDP较战前萎缩32%,国债占GDP比率突破98%,世界银行预测其财政缺口将达430亿美元。

克里姆林宫的谈判要价依然强硬:承认俄对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主权、宪法确立中立地位、终止与北约军事合作。这些条件虽被基辅称为“投降协议”,但战场与民意的双重恶化,可能迫使泽连斯基在选举压力下开启风险谈判。

当第聂伯河两岸的春雪消融,乌克兰迎来的不仅是泥泞季,更是国家命运的至暗时刻——是继续为理念流血,还是为生存妥协?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或许已写在每个躲避空袭的乌克兰家庭紧闭的门窗后。

0 阅读:5

胡椒说国际

简介:为你呈现不一样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