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美国《外交政策》刊登的信息不难看出,美国人坚信歼36是一种集隐身能力与高负载性能于一体的新型战斗机,可以在较长的距离内,以超音速执行空中作战任务,给敌方的空中防御体系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暴露出美国在相关领域所面临的技术劣势,不久前美国刚刚削减了在新一代空军优势上的投入,相比之下中国第六代战机的问世,使美国军方的决策者们,在应对类似战争情景时的压力变得更大,中国的反空打击能力和拦截能力都在稳步提升,这一情形也迫使美国迅速部署更多的情报与防卫力量,同时也对印太区域的空军策略进行了反思。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文章指出,中国新战斗机的出现,是华盛顿与北京之间力量对抗的一个新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中美两国在台湾海峡的军事博弈格局,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国不但持续在电动车、人工智能等核心商用科技上下功夫,同时也在大力推进军民结合,企图利用科技上的优势,突破美国的军事平衡。

而从国际战略的观点出发,国家在和平年代展示新型战争武器,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治理策略,其目的在于通过展示自身的实力,来避免正面的军事冲突,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强制性的谈判方式,因此有不少美国人推测,中国在这个时候发布歼36,有很大可能是为了应对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所带来的关税威胁,直接用军事信号取代经济和外交战略,对此《外交政策》向特朗普政府提出了一项针对中国的综合策略,那么首先就是以中国经济薄弱环节为重点,采用新的经济与法律实施手段,将军事力量作为辅助手段。

为应对中国六代战机的威胁,美国《外交政策》向特朗普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除了经济手段外,还应该将重点放在军队态势与合作伙伴的融合上,与盟国建立深度的互操作性,强化作战后勤、信息共享,以及重要的军火储备,最重要的是,要构建起制度化的危机处理与外交交流制度,通过军事对话与危机外交等方式,减少突发事件的风险,并将应急演习融入到战略计划中,提高军队的应急处置能力。

不过美国似乎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中国如今的经济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了,中国禁止向美国出口包括镓锗在内的军事和民用产品,就是对美国半导体技术压制的直接反击,从整体上看,中国在国防安全方面的发展,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常态化发展,并不是为了打击个别国家,也不是无缘无故与他国进行竞争,美国人从心理上不能接受落后于中国,也很难阻止中国的军事技术进步,所以才会想出一个跨部门的方案来打击中国,以此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