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颠覆世界规则是印度空军司令最常用的话术,不管是阵风战机、S400,还是印度梦想中的中型隐形战斗机AMCA,都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而他们这次研制出的隐形斗篷,实际上是由印度理工学院研发出来的超材料技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印度空军司令却宣称,这款声学材质能够改变电磁传输的方向,为隐蔽军事平台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常规雷达以发射电磁波为基本工作方式,通过对被检测对象的反射波进行分析,进而检测出目标信息,相比之下印度所谓的超材料可以吸收或使电磁波发生偏移,极大降低目标的雷达横截面,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什么很牛的技术,然而这在印度人看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印度的隐形斗篷技术声明引发了广泛讨论,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围绕超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结合现有的技术和国际发展背景来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即便是超材料在内的隐身技术,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平台隐身的问题,因为不管是战斗机还是战舰,都必须在外观、红外线、可见光三个方面隐身,所有特殊材料的运用,只不过是为了增强这些性能,换句话说就是隐身技术的实现需多维度协同。

如果在歼20身上运用更多的超材料 ,势必会减少雷达的反射截面积,但如果是运用在苏30 MKK身上,那不管动用多少超材料也无济于事,因为苏30 MKK本身就是一款非隐身战机,然而印度空军司令固执的认为,只要印度的战舰能采用这种超材料,就能在不被察觉的前提下,提高非对称作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抗雷达导引的威胁,提高导弹的防御力,这看起来更像是恒河水喝多了,再者超材料的制造需精密工艺,且需适配复杂曲面,印度的工业能力是否支持大规模生产尚未可知。

在印度理工学院开发出了新型超材料技术后,印度就大肆宣称如果能成功应用这种技术,但与当前隐身技术领先的中美两国相比,印度在超材料领域尚处于追赶阶段,中国目前已实现超材料技术的多代迭代,歼35战机也应用了宽频段超表面材料,可覆盖米波雷达频段,且研发了轻量化、耐高温的隐身蒙皮,兼具防弹功能,反观印度虽然在之前尝试过研发红外隐身迷彩等技术,但其效果受海洋环境干扰较大,所以此次超材料技术若仅针对特定波段,而未结合外形优化,实际效能可能更加有限。

总体来讲印度关于隐形斗篷的声明,更多的反映了其技术雄心而非现实能力,超材料虽具理论可行性,但隐身技术需外形设计、多频谱兼容和工业能力支撑,印度在这些领域仍面临显著短板,印度军方高层频繁将未成熟的技术标榜为“游戏规则改变者”,除了潜在的夸大成分外,还试图通过技术宣传提升国际防务合作吸引力,但仍存在着技术链方面的短板。
屙三不愧是世界第一大国[点赞]
首先说明了,印度隐形的是自己的雷达,其它国家雷达不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