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失宠真的只是因为穿了纯元旧衣吗?

艳子伴读 2023-07-07 12:04:46

《甄嬛传》里面,华妃死后,皇后眼见甄嬛逐渐势大,便设计陷害甄嬛。

封妃当天,吉服损坏,无奈之下甄嬛只好听了内务府的安排,暂时穿了旧的吉服去见皇上。

不想这是纯元皇后的故衣,皇帝大怒,将甄嬛禁足碎玉轩。

如果不是甄嬛这个时候怀有身孕,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东山再起了。

我们都知道,皇帝心里面只认纯元为唯一的妻子,纯元千般好万般好。

作为跟纯元有几分相似的甄嬛,才情性情都是深得皇帝喜欢的。

甄嬛也解释了事情缘由,作为皇帝,我不相信他看不出来甄嬛是被人陷害的。

那为什么,皇帝还是顺势狠心禁足甄嬛呢?

1.甄嬛逼死华妃的事情,皇帝心里是有不高兴的。

当时华妃已经降为年答应,她不愿意伏诛,拒绝喝毒酒,非要见皇帝一面。

是甄嬛去找了华妃,坦白了华妃宫里面欢宜香是用了大量的麝香才导致她滑胎以后再没生育。

当初在王府里面的时候,华妃的胎儿已见雏形,太医说是个男孩儿。

端妃给华妃送了一碗药打掉了华妃的孩子,皇帝一举两得,一下子折损两个将门之女。

皇帝不会让华妃生下年家的血脉,就是为了怕年羹尧用这个孩子逼君。

自此,华妃对皇帝心灰意冷。年答应最终撞墙而亡。

但是这件事情传到皇帝耳朵里,自然是因为甄嬛去见了年答应一面,年答应才死的。

皇帝听完默默良久。其实,皇帝是非常喜欢年世兰的。

四阿哥的生母更喜欢老十四,父亲也更加喜欢十七弟。

所以皇帝还是四阿哥的时候,只有韬光养晦,步步为营,生怕行差踏错。

自然整个人小心谨慎,不敢放纵,也不会向旁人表露自己的真实心意。

王府里面所有人都怕他,只有年世兰不怕他。

年世兰本身就是一个绝色美人,满蒙八旗加起来都不及华妃娘娘凤仪万千,出身将门的她,生性热烈直率。

所以她表达爱的方式都很直接,不会顾及太多的繁文缛节,会跟皇帝撒娇调情,会给胖橘说情话,让胖橘感受到她的爱。

这对于皇帝来说是稀缺,也是一种渴望的温暖,所以皇帝是爱过她的。

但是这些在权势面前都是可以牺牲的。

皇帝的拧巴之处就在于,他总是装作一副深情的样子,但是却比谁都凉薄。

却又总是在失去以后,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

所以华妃死,他其实是难受的。

这个时候,他会在心里责怪甄嬛告诉了世兰真相,让世兰恨他。更怪甄嬛逼死了华妃。

他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才是那个罪魁祸首而已。

给华妃封号“敦肃贵妃”除了作为外人看,其实也有对她的一份愧疚。

2.皇后党推波助澜抹黑甄家

最直接的是吉服事件,但是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在皇帝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

年羹尧被抄家以后,搜出来一笔《西征随笔》全是大逆不道的夸耀年羹尧的话,顺便还拉踩了皇帝。

皇帝处死了写这本书的人,也就是当时年羹尧的幕僚汪景琪,还要把首级悬挂在菜市口示众十年,以儆效尤。

但是甄嬛的父亲却觉得,皇帝这样做会引起百姓恐慌。

而且年羹尧已死,步步紧逼曾经跟随过年羹尧的人只会让朝堂里面人人悬着一颗心,自然不敢说真话。

加上瓜6她阿玛一直散布甄远道的负面消息,在甄家看到了《古香亭诗集》,让皇帝怀疑甄远道是在同情被皇帝圈禁的十阿哥和十四阿哥,皇帝自然对甄家更加不满。

3.皇帝开始不喜欢甄嬛干政了

皇后在皇帝面前提醒甄嬛不该干政,顺便又引导皇帝怀疑,甄嬛跟甄远道一样,都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有怜悯之心。

皇帝拿那本《西征随笔》试探甄嬛,发现她跟她父亲的想法一样。

有一说一,甄嬛和她父亲的想法其实是对的,赶尽杀绝只能让皇帝落个冷血的名声。

但是甄嬛确实是僭越了,皇帝已经下了决断,此时谏言,如果皇帝是唐玄宗,那自然是没问题。

但是我们的皇帝他是个多疑又善变的人啊,甄嬛的话无疑让皇帝更加赞同皇后的话。

《古香亭诗集》这本书皇帝同样拿去试探了甄嬛,甄嬛不知道皇帝在哪里搜出来的,也先明确问了是什么时候写的这些诗。

那时候十阿哥风头正盛,有人写诗赞美其实也很常见,甄嬛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惜皇帝之前本就怀疑甄家同情被皇帝圈禁的十阿哥和十四阿哥,换句话说,也就是对皇帝的做法不赞同。

多疑的皇帝此时自然坐实了甄家谋逆之事。本是皇帝拉甄嬛谈政事,最后又怪甄嬛太过干政。

所有的这些加在一起,甄嬛穿了纯元的旧衣直接作为导火索,让皇帝平日的不痛快和多疑爆发出来,导致甄嬛直接失势。

果然是伴君如伴虎,皇帝多疑多思,生性凉薄,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真的不冤。

皇帝从不爱护别人的真心,年世兰的如此,甄嬛的也如此。

什么“宛宛类卿”之类的,等于断送了他跟甄嬛的情分。

但凡是真心爱他的女子,谁愿意去做别人的替身呢?

尤其是饱读诗书,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甄嬛。

甄嬛也因为此事看清楚了皇帝的真面目,高傲如她怎么甘心做别人的替身?

日后就算是皇帝愿意继续宠着甄嬛,甄嬛也不愿意了。

只能说皇后对人性的掌控太厉害了。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