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江大学中韩加园林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实验室许锋教授团队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种类外源硒对西兰花营养品质和药用价值的影响,最终获得了总硒含量提升300倍的富硒西兰花。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selenium yeast and sodium selenite on selenium content and nutrient quality in broccoli florets (Brassica oleraceaL. var.italica)”在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并被选作为封面论文。
硒元素(Se)被科学家们称为“生命火种”“视力保护神”以及“抗癌之王”,在防治人体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人体多种蛋白质及酶类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防癌症、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与修复细胞、解毒排毒以及增加红细胞结合氧气的能力等生物学功能。据研究表明,截至2019年我国是一个贫硒大国,国内有72%地区属于缺硒或低硒地区,2/3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硒摄入不足。由此可见,增加硒摄入量、提高人体免疫力是一项重要的健康任务。
中韩加园林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中心由长江大学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联合建设,致力于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开发与产业化研究及技术创新,为我国园林植物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目前,植物的富硒栽培多采用施加传统无机硒源(亚硒酸钠、硒酸钠),而对有机硒源(硒酵母)的应用较少。此次研究以西兰花为例,探究富硒抗癌植物的栽培优化方式,其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如酚酸和芥子油苷含量在高浓度硒酵母(1.6 mmol L-1)处理下提升了近两倍,极大增强了西兰花花球的抗氧化和抗癌性能(图4)。
许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优秀青年骨干人才,长江大学教务处处长,中韩加园林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中心(PI)。主要从事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项,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被评为长江大学长江人才计划“杰出人才”。近5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检索60余篇。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本文素材来源:长江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