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联公布!这份“首批”名单近日出炉,湖北高校3人入选!

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2022-03-25 17:39:33

近日,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印发《“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长江大学李臣教授、余静贵副教授和熊猛副教授成功入选首批“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培养计划。本次入选的教师均为4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及以上职称,且获得过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湖北省内优秀青年社科人才。

“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是湖北省社科联面向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组织实施的青年社科人才培养计划,2021年起开始实施,每5年遴选支持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每批100人左右。每批培养周期为5年,旨在培养德才兼备、表现突出、行业公认、专业潜力强、创新活力足、成长空间大的青年社科拔尖人才,形成与国家、省级社科人才培养工程相互衔接的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先来了解一下这三位优秀的老师吧——

李臣,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教育厅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长江大学“长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健康促进。截至2021年,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各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部分成果被《新华文摘》 《“学习强国”平台文化专栏》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参编教材1部,出版专著2部。

熊猛,中共党员,心理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副院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分会理事,湖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心理学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心理与行为、青少年积极发展与教育、心理统计与测量。截至2020年,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级课题,参与6项国家级课题。入选长江大学“菁英人才”计划和首届人文社科成果培育计划。

余静贵,博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湖北省美学学会理事、楚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与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主讲课程有《楚文化概论》《艺术与考古研究》《楚艺术专题》等,科研方向包括楚文化、艺术史与美学。截至2021年,先后在《民族艺术》《文化遗产》《湖北社会科学》《中国美术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项目多项。2020年入选长江大学“领军人才”计划。

近年来,为建成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长江大学坚持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在人才培养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贡献力明显增强。未来,学校将努力培养和引进更多的优秀青年社科人才,为推动湖北省乃至全国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长江大学官网、长江大学官微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