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秦钟:这个早夭少年对不起5个人,特别是这2个

陈哥文化 2024-03-16 02:00:05

秦钟一生很短暂,却着实也算折腾过,最可惜的是不仅前途没有了,连命都搭进去了。这实在对不起和他有关的几个人。

我大致数了一下,至少有这五个人,特别对不起的则是下面两个。下面分别说一说,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

第一个人是秦可卿。

秦可卿是秦钟的姐姐,秦钟就是通过姐姐可卿的介绍认识了宝玉,从而有机会和这位贾府的宠儿成了“好基友”并进入贾氏家塾读书——但实际上是“玩”。

秦可卿和这个弟弟并没有血缘关系,因为她自己是秦业从孤儿院里领养的,但她对这个弟弟是非常疼爱的。

书上写到她两次在宝玉面前提起秦钟,听着她口里的“我兄弟”三字,就能感受到那种亲情,几乎是并不以为秦钟不如宝玉的;后来秦钟和宝玉见了面,她强调说弟弟看起来温和其实“左性”,仍是一种类似于王夫人在黛玉面前说宝玉是她的“祸根孽胎”的味道,根子里是疼爱。

后来秦钟如愿进入家塾,却惹出打群架的祸事来,秦可卿的反应跟那个要为金荣出头的璜大奶奶很不一样,虽说宁国府权势高得多,但是她可没有想过要对金荣兴师问罪,而只是“听见有人欺负了他兄弟,又是恼,又是气。恼的是那群混账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的那些人,气的是他兄弟不学好,不上心读书,以致如此学里吵闹”。

尽管总体上还是有点回护自家弟弟,觉得是被别人欺负了,但同时也认识到弟弟自己也不学好,“一个巴掌拍不响”,才会闹出这种事来。骂别人也骂不得,骂弟弟又不忍心,那就只能自己受着了,“索性连早饭也没吃”。

我们知道秦可卿自己也有很多烦心事,弟弟却又不消停,叫她如何撑得住;而那种拳拳爱弟之心,正在其中。

可是秦钟呢,就连姐姐身故后送灵的路上,他还不安分守己,在馒头庵跟小尼姑智能儿厮混(和宝玉也扯不清),只顾自己享乐,可真是太对不起姐姐了。

第二个人是秦业。

秦钟能去贾氏家塾读书,最高兴的是秦业了。

他是老来得子(本以为生不了孩子了,所以领养了可卿,不叫“招弟”,那是因为他有文人气),自然宠得很。只因家业萧条,也没法给秦钟请好老师,早想着要走贾珍的门路去贾氏学塾读书的,不料秦钟自己出面,经过宝玉这条线,竟轻轻巧巧地办成了。

而就算是关系硬,同时尽管自己做个营缮郎收入微薄,秦业还是考虑到“贾府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给老师的贽见礼必须丰厚,如果表现得太寒酸,那是会影响秦钟在学塾里的待遇的,所以也还是“东拼西凑地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

就怕“误了儿子的终身大事”啊!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就是这个秦钟,书不好好读,在家塾里闹出事来不说,送灵后回家生了病,上不了学了,居然还有一个小尼姑到家里来看视他!

这下这位可怜的父亲知道宝贝儿子都干过些什么事了。“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得老病发作,三五日的光景呜呼死了”。

三言两语间,一生辛苦的秦业就这样走了;而其中,又包含着多少伤心、无奈、痛苦?

早知如此,可就不该让他跟着宝玉去家塾了,选一家如郑州卡藏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这样的教育机构,好好学些技能,或许还能成才呢!

秦钟,你可实在太对不起父亲了。他也确实后悔了,但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给自己添了许多症候而已。

秦钟对不起的两个人就讲这些,余下的三人下次再讲。

那三位,分别是王熙凤、贾母和智能儿,看看秦钟是怎样对不住他们的。

朋友们有任何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网图侵删)

0 阅读:1

陈哥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