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新书记上任做了3件事,"实干派"田福军有机会了

陈哥文化 2024-03-16 02:00:05

本文解读《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一、二章。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是以田福军和孙少安的一次谈话结束的。

其时田福军被穿了小鞋,调离原西县革委会副主任岗位,要他去黄原地区任个闲职,他是个实干派,什么职位倒没关系,让他没事干可就是欺负他了。

幸好福军同志也不是没人认识的,省委副书记石钟是他的老领导,他写了一封信,石书记知道他的为人,就把他暂且借调到省委组织部参加专项工作。

孙少安呢,又因为“包干到组”的改革挨了闷棍。

然而,时代的革新已经不可阻挡,第一部的结尾用这一段话作了宣示:

孙少安站在小土坡上,用手飞快地卷起了一支旱烟卷。他抽着烟,久久望着欢腾的村庄和隆冬中的山野——再过半月就是惊蛰;那时一声响雷,大地就要解冻啦!

大地解冻,万物复苏,首先就是要让那些实干派站到舞台的中央。

新的省委书记乔伯年正是这样一个实干派。因为初次见面,有必要简单展示一下他的形象:

他身躯高大,但并不壮实。脸色是黝黑的,皮肤已经失去了光泽。颧骨和前额都很突出,整个头颅像一块粗糙的岩石。头发已经斑白了,并且脱得稀稀疏疏。……即使是缺乏睡眠,这两只眼睛也总是充满了活力和机警,并且像年轻人一样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当然,如果走起路来,那神态就更像一个小伙子。

其实他已经五十八岁了。可惜他的时间和身体大半耗费在了牛棚和监禁中。他没有想到,“在他接近花甲之年,中央却把这么重大的责任交给他来担当”;他深知在这里工作面临的严峻现状,但我们始终要记得,这是一个实干派:

如果没有困难,此地一片歌舞升平,那要他乔伯年来干啥?党不是叫他来吃干饭的,而是叫他来解决困难的!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想,还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呢?

跟其他领导同志一样,乔书记上任也搞调研,但是在调研什么、到哪里调研上是有其独特性的。

他首先跑的是南北两个山区。他调研的结果,并不是大家都很好,对前途充满希望,而是“那里农村的贫困已经可以宣布为紧急状态”。

而“最令他心焦的是,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那里的领导往往受“左”的思想影响越深,脑筋也更僵化”。他明确,“改变那里的极度贫困状况首先要改变那里的领导状况”,而这却又“最咬手”……

然后他跑了省里著名的农业科研中心,因为“全省农业的大发展,必须发挥这个科学中心的作用”。“这里有农学院、林学院、省农业科学院等十几个科学研究和教学单位,拥有科技人员三千多人,仅教授和副研究员以上就有二百五十人左右,真正是人才荟萃之地”。

然而,“这个农业科研中心的所在地仅是一个小镇,几千名科技人员的生活一直存在严重问题。粮、菜、煤、水和各种生活必需品根本不能保障”。

你可以说,我们条件再艰苦,照样出成绩!这没错的,但是我们不能把迫不得已理解为理所当然。没有投入,哪来产出?

第三个调研内容,是“带着市委领导亲自去街上挤公共汽车”,亲身体验群众生活。因为他看到,老百姓根本坐不上车。结果呢,他堂堂一个省委书记,也被乘务员怒怼,还差点被司机打……

以上三个调研,说到底针对的是一个问题:干部作风问题。

说到这个干部作风问题,第一、二章里我们也颇认识了几位。在此通过几个细节简单提一下。

首先是乔伯年书记。

他来上任,只有多病的老伴秀英和他同行而来,他们几个大点的孩子都已经在北京参加了工作,小女儿倒正好前年考上了这个省会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能和他们团聚。

他老伴在他被监禁的那些年里积劳成疾,浑身是病,“尽管他眼下工作繁重,又一大把年纪,但只要有空子,他就尽力照顾老伴”,“只要他在家,秀英的中药都是他亲自熬”。

他在省委大院住的地方,是比较陈旧的一所住家宿舍,是原先一个省委常委住过的。省委办公厅原是把他的家安排在原省委书记住的地方,那里条件要好得多。“但他就看上了这地方。一来这地方闲置着,二来有个大院落,他还能在其间营务点什么庄稼。他有个癖好,爱在自己住的地方种点玉米什么的。在他看来,即使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庄稼比之名花异草也有一种更为淳朴的美感。”

乔书记践行的是“淳朴”。

省委秘书长张生民自作主张在他院里移花栽草,却当场被他拒收了。

他边吃晚饭边听地区领导班子候选人员考察情况的汇报;他带队调研公交出行情况,是临时公布,且不带记者,不报道,“这是去工作,而不是去制造一条新闻”;在出事后,属地市委书记秦富功很快“严肃地处理了今天那几辆捣蛋公共汽车的有关人员,开除了他们坐的那辆车上的售票员‘,并且”为了杀一儆百,准备将这件事在晚报上公开报道“时,他否决了这种就事论事不反思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的简单化做法……

清楚了吧,我们看到了一个务实的好书记!

然后是省委秘书长张生民。

客观地说,他是胜任这个岗位的,因为服务搞得很周到。给领导安排住房,装修美化,宣传报道,后来我们还会看到他的一些表现,都是符合“总管”要求的。

就是说,在抬轿拍马方面绝对是专家级别。

可惜他遇到了乔书记,以前习以为常甚至引以为傲的,现在都不灵了。几件事都被否定,使他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意识。

然后是秦富功。

他本来是想趁新书记挤公交被“冒犯”一事好好显示一下雷厉风行的风格和手段,在乔书记面前卖个好,却不曾想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而显然,他这样的干部,是擅长“把责任落实在当事人身上”的。

最后说一下省委副书记石钟。

他是分管组织工作的,本章并没有展开介绍他,但是通过第一部中他保护了田福军,又在安排黄原地区人事时向新书记推荐了田福军,我们就知道,这是一个爱惜人才、会用人才的好领导。

第二部第一、二章就聊这么一些,朋友们有任何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网图侵删)

0 阅读:0

陈哥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