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赖清德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接替了前任蔡英文。
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把两岸关系推到了一个危险的新高度。他不仅延续了蔡英文拒绝"九二共识"的立场,还在2025年3月采取了更激进的行动——正式将大陆定为"外国敌对势力",同时恢复了台湾地区的军事审判制度。
这一系列动作触碰了大陆的红线,直接来了场大规模军演回敬他。
回顾历史,从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经历了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到蔡英文等多位领导人,他们在任期内政治生涯虽有起伏,但都顺利完成了任期。
但看赖清德现在这架势,他极有可能成为任期内"出事"的第一人。
从穷小子到"台独工作者":赖清德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要理解赖清德的台独立场和强硬的性格特点,得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1959年,赖清德出生在台北县万里镇一个煤矿工人家庭。
他的童年并不幸福,刚出生三个月,父亲就因煤气中毒去世了。母亲一人拉扯他和五个兄弟姐妹,生活相当困难,这种艰苦的成长环境,或许是造就他倔强性格的重要因素。
尽管家境贫寒,赖清德却凭借聪明才智,一步步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他先是考入台北市顶尖中学——建国高中,随后又考上了台湾大学兽医系,后转入物理治疗与复健学系。
服完兵役后,他又到成功大学医学院深造,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赖清德还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留学,获得了公共卫生硕士学位,这段留学经历,无疑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也极有可能影响了他后来的政治观念。
1996年,赖清德放弃了医生职业,当选台湾"国民大会代表",正式踏入政坛。
他加入了民进党内被称为"新潮流系"的派系,这一派系在党内素以激进立场著称,主张修改民进党党纲,在党纲中加入支持"台湾独立"的条款。
1998年,他代表台南市,成功当选"立法委员",并连任四届,在11年任期内四次被评为"最佳立委"。
赖清德的政治生涯在2010年迎来重要转折,他当选台南市市长,2014年连任时获得约73%的高票,创下台湾解严后县市长选举的最高得票率。
在担任市长期间,赖清德开始接触外交事务,积极推动与日本的交流,并与美国官员建立了联系。
2017年是赖清德政治生涯的关键一年,他被任命为台湾地区"行政院长"。就在这一年,他公开自称是"务实的台湾独立工作者",这一表态立即引发了大陆方面的强烈反应,被视为赤裸裸的"台独"宣言。
多年政治生涯的历练,使赖清德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固执、强硬且不轻易妥协。
这种性格特质在医疗领域可能是优势,但在需要灵活协商的政治领域,尤其是在处理敏感的两岸关系时,却可能成为重大隐患。
为啥说赖清德比蔡英文更危险?
虽然赖清德和蔡英文都是民进党的,但这两人差别可大了。要说为啥赖比蔡风险更高,这得从几个方面看:
第一,政治基础差太远了。赖清德2024年当选只拿了40.05%的选票,比蔡英文当年的56%和57%低了一大截。
更要命的是,民进党在"立法院"只拿了51个席位,比国民党的52个还少一个。这意味着啥?意味着赖清德想推动啥政策都得看人脸色,处处掣肘。
这就像是一个骑摩托车的人,蔡英文时期好歹路面平坦,油门刹车都听使唤;到了赖清德这儿,路面全是坑,车胎还没气,稍不注意就得翻车。
第二,赖清德的政治立场比蔡英文狠多了。
蔡英文虽然不认"九二共识",但总体还算有分寸,知道啥该说啥不该说。而赖清德倒好,不光自称"台独工作者",上任没多久就把大陆定为"外国敌对势力"。这么干的台湾领导人,他是第一个!这就是明摆着踩红线啊!
第三,国际环境变得更复杂了。
蔡英文时期,美国对台政策起码表面上看着挺明确的。
现在特朗普又上台了,谁知道这位性情多变的商人总统会怎么对台湾?去年他被问到是否会保护台湾时,直接拒绝表态。
更别提他身边的团队,比如他提名的国防政策负责人科尔比曾公开表示,台湾应该把GDP的10%用于国防(目前只有约3%)。这意味着什么?美国人对台军事支持可能有条件了。赖清德能不担心吗?
特朗普的那句"美国优先"可不是说着玩的,为了美国利益,他真能把台湾当筹码。
第四,两岸军事对峙更严重了。赖清德上台后,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事活动明显增多了。特别是在赖清德把大陆定为"敌对势力"后,解放军马上就来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还公开发文称他"'台独'害虫"。这种火药味十足的军事和舆论压力,是蔡英文在位时都没有过的。
赖清德现在的处境,就像站在火药桶旁边,稍不留心,就会玩火自焚。
"出事"的三种可能:哪种最可能发生?
赖清德要是真出事,大概会有三种情况:政治倒台、人身安全出问题,或者两岸爆发军事冲突。咱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先说政治倒台,这个可能性最大。
赖清德在"立法院"没站稳脚跟,民调支持率也不咋地。据台湾民调机构统计,岛内老百姓其实最关心的是高房价、低薪资、找工作难这些实打实的民生问题。赖清德上来就搞两岸对抗,不解决民生问题,不就是不务正业吗?
台湾内部政治现在已经乱得不行了。今年3月,台湾"立法院"因为预算问题打起来了,那帮"立委"你推我搡,互相骂街,场面一度控制不住。
这种内部撕裂再加上外部压力,简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要是赖清德继续强硬路线,引发更多社会矛盾和经济问题,被弹劾下台的可能性真不小。
再说人身安全风险。台湾历史上可是有过领导人遭遇暗杀的先例。
2004年3月19日,陈水扁在台南参加选举活动时就挨了一枪,不过只是肚子轻伤。这事儿被称为"三一九枪击案",是台湾民主化后第一次有领导人差点被刺杀。虽然最后官方调查说凶手是个因为经济问题而迁怒领导人的失业男子,但这结论到现在都有人质疑。
再往前翻,老蒋时代也有过几次暗杀未遂,但1949年以来,台湾还没有一位领导人真正在任上走人或者被迫下台的。
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都是完成任期后交棒,没有中途"翻车"的。
所以,如果赖清德真在任上"出事",那确实是开了历史先河了。
想想看,现在台湾社会撕裂得更厉害了,赖清德又这么会惹事,他面临的人身安全风险肯定不会小,比如,“洪门”组织就已经对赖清德等台独分子发出了“江湖追杀令”。
尤其是如果台湾经济继续走下坡路,或者两岸关系紧张到老百姓都开始慌了,那些极端分子搞事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最后是两岸军事冲突。这个风险最大但也是发生的几率最低的。
在赖清德把大陆定为"外国敌对势力"后,两岸关系确实进入了冰点。
解放军的军演规模和强度都前所未有,如果双方都不松口,一些小摩擦(比如军机相遇、船只碰撞)都可能擦枪走火,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要真发生这种事,赖清德的政治生命肯定就到头了。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极端情况发生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大陆方面虽然对台湾越来越强硬,但也明白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风险和代价有多大。两岸更有可能进入一个高度紧张但又不至于打起来的"新常态"。
真要说哪种最可能发生,我猜是政治倒台。毕竟台湾是个民主社会,民意不支持的领导人很难待得长久。赖清德现在的所作所为,基本上就是在给自己挖坑。
这事儿对两岸意味着啥?
赖清德这一系列骚操作,对我国来说其实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这表明我国的反"台独"决心和能力得到了有效展示。
这几年,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军事现代化建设,让我国有底气和能力强硬回应"台独"挑衅。北京方面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坐视"台独"行为,必要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演,不仅规模大,威慑效果也更强了。这种强硬反应,让"台独"势力越来越明白挑战我国核心利益会有啥后果。
解放军现在已经不是吃素的了。从东部战区到南部战区,从陆军到海空军,从常规武器到高新装备,实力甩台湾好几条街。要是真打起来,台湾根本撑不过几天。当然,和平统一仍是首选,但"台独"分子别以为我们只会喊喊口号。
另一方面,台湾问题正在成为中美关系的火药桶。
特朗普政府虽然表面上支持台湾,但实际上更多地把台湾当成与中国谈判的筹码和为美国捞好处的工具。
一方面,它需要台湾作为遏制中国的棋子;另一方面,它又不想卷入一场与中国的直接冲突。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他想要台湾的芯片和军火市场,但不一定愿意为台湾安全付出太大代价。
这种功利主义思维让台海局势更加不稳定。
对我国来说,既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又要避免中美关系因台湾问题全面恶化,这确实是个难题。
最后,再说台湾民众的态度。尽管赖清德这帮"台独"政客天天煽风点火,但台湾大部分老百姓关心的还是柴米油盐。
对台湾老百姓来说,赖清德的强硬路线带来的可能不是安全,而是更大的风险。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外贸,两岸关系紧张必然影响经济发展。民生问题解决不好,民怨只会越积越多。
这就给我国开展对台工作提供了重要抓手。
我们可以通过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让台湾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这才能从根本上争取台湾民心,切断"台独"势力的群众基础。
说白了,"台独"是少数政客的事,大多数台湾老百姓还是希望两岸和平的。
最后,我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
统一是历史大势,祖国必将统一,但具体怎么统一、什么时候统一需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
面对赖清德的挑衅,既不能软弱退让,也不应该冲动行事。
应该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同时保持足够的军事威慑力量,让"台独"势力时刻感到压力。
正如我国领导人说的,"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随着国家实力不断提升,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无论赖清德个人政治命运如何,台湾最终回归祖国怀抱是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真要说赖清德会不会成为1949年以来唯一在任上"出事"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概率确实比以往任何一位领导人都高。
但具体会怎样,还得看他接下来几个月怎么走,特别是他能不能管住自己那张嘴。
毕竟,政治舞台上的风险,往往不在于你有多强,而在于你有多冲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