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行业深度调整中展现了央企担当!”——这是华侨城董事长在2024年年报业绩说明会中的原话。但翻开数据一看,华侨城这家“文旅+地产”的老大哥,愣是三年亏了260亿,青岛项目成了降价急先锋!就这,到底是哪门子的担当?

▲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业绩说明会
据华侨城发布的2024年年报,2024年营业收入544.07亿元,同比减少2.40%,归母净利润-86.62亿元,亏损额扩大33.42%。

这已是华侨城A连续第三年亏损,2022年亏损109亿元,2023年亏损65亿元,加上2024年,三年合计亏损260亿元。这个亏损纪录,在央企开发商中算是独此一例。
华侨城这三年不光自己亏得裤衩都快没了,连带着一堆子公司也跟着翻车。南京华侨城实业被执行10次,欠了1000多万;温州华侨城被执行5次;云南华侨城实业更惨,资产负债率235.45%,净资产直接负14.25亿,欠了4200万债务到期还不上,成了“老赖”。

华侨城在2024年财报里喊得挺响:抢抓市场窗口期,大力推动项目营销去化。翻译成人话就是,房子卖不动,赶紧降价甩货!
青岛即墨的华侨城欢乐莲泉水岸东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2020年开盘时,高层均价8000多,洋房接近1万,可现在,价格已经直接腰斩,成了打骨折的清仓大甩卖,高层跌到4500一平,洋房跌到4900一平,老业主心都凉透了。


这波降价,说明华侨城真的是撑不住了。三年亏260亿,现金流靠卖资产硬撑,青岛项目成了甩货先锋。可笑的是,华侨城还死撑着面子,说这是“积极主动的价格策略”。
谁能想象,这个有“欢乐谷”品牌背书的央企大盘,现在却被当地人称为“欢乐坑”。原本宣传的“300亿投资建设文旅小镇”,现在只剩几栋孤零零的楼,配套更是遥遥无期。就连草皮都是验收当天临时铺的,验完收再撤掉。

▲即墨华侨城欢乐荟,去年曾曝出草皮造假事件
华侨城一直在亏亏亏,这要是民企,早暴雷了。但华侨城毕竟是央企,不用担心其资金链问题,至少短期内,它是安全的。前几天,华侨城刚刚发布公告称,今年可以向母公司借到400亿元,这笔钱足够覆盖华侨城今年全年的债务了。

华侨城的故事,像极了皇帝的新衣:明明亏到裤衩都不剩,管理层却坚持在财报里给自己披上“央企担当”的外衣。当一家企业把甩锅当本事,把自嗨当文化,把降价当救命稻草时,距离真正的崩盘,或许只差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