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贝壳财报一出,所有人盯着两个数字倒吸凉气:2024年净利润暴跌30%,高管年薪却飙到7亿!放眼整个地产圈,恒大、碧桂园那些年薪亿级的高管都只能算“弟弟”。
1、
年薪7亿的“打工皇帝”,靠什么榨干贝壳?
当普通中介经纪人还在为开单发愁、连点外卖都要精打细算的时候,贝壳的几位高管却每人年薪轻松过亿、连涨三年。
2021年是彭永东任董事长兼CEO的首年,年薪847.8万元。2022年,楼市急剧下探,贝壳该年营收同比下滑24.87%,营业利润同比暴降487%,归母净利同比暴降164%,彭永东的年薪却飙到了4.75亿元,联合创始人单一刚的薪酬也达到了3.55亿元。2023年,彭永东的薪酬涨到了7.13亿元,单一刚年薪达到5.29亿元,同比涨幅分别达到50%、49%。


贝壳这两位高管连续两年大幅涨薪、两人合计两年领走近20亿,引起了巨大争议。面对质疑,贝壳解释高管收入主要来自股权激励。2024年,他们的薪酬会如何,外界暂未可知,但坊间猜测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贝壳2024年归母净利下滑超三成
有投行人士直言:这就是用公司利润给高管发红包,基层经纪人和股民成了韭菜,肥肉全进了自己碗里。
2、
从链家到贝壳:左晖的遗产,成了谁的提款机?
转眼之间,贝壳创始人左晖离世至今已快4年了。左晖生前最常说“做难而正确的事”,他打造的链家曾是行业清流:真房源、透明交易、经纪人高提成。2018年,左晖成立贝壳找房,2020年8月将之推上美股上市,他的个人财富也迅速膨胀,2020年曾以1374亿元财富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5位。但自从他2021年猝然离世,贝壳的画风彻底变了。

▲左晖
左晖去世后,42岁的彭永东接棒贝壳董事长,同时还继续担任CEO。彼时,彭永东充其量仍是贝壳的高级经理人,但随着该年7月,左晖家族信托将B类股投票权委托给彭永东与单一刚,至此以其为核心的贝壳管理层拿到了贝壳的控制权。
左晖发明的ACN(经纪人合作网络),本意是打破信息垄断,让经纪人共享房源。而如今却成了贝壳“割韭菜”的镰刀:每成交一单,贝壳从买卖双方抽取高额佣金,门店每月还要交平台使用费,哪怕没开单,这笔钱照收不误。老员工怀念左晖时代:经纪人提成最高70%,五险一金齐全,甚至给新人发无责底薪。而现在,新人要签“借薪合同”——不开单就倒欠公司钱。
3、
吸血的贝壳,如何绑架了中国楼市?
贝壳最可怕的不是高管的天价年薪,而是它早已渗透楼市的每个毛孔。被吸血的不仅仅是内部员工,贝壳已经把这根吸管插进了整个房地产生态。
2024年,贝壳总交易额3.34万亿,占全国二手房交易的半壁江山。贝壳全国有4.6万家门店,45.9万经纪人,靠着新房、装修、租房“一体三翼”战略,把手伸向楼市每个角落。

贝壳就像个超级“二道贩子”,左手捏着房源,右手握着买家,你想买房卖房,不走贝壳?门都没有!贝壳确实让交易效率高了,但也把成本全转嫁给了业主和买家。贝壳“买卖通吃”,双向收中介费,啥行情都能赚钱——房价涨,它赚;房价跌,它也赚。业主高位买房,亏本卖还得交中介费,刚需买家上车,背着高佣金和贷款,个个苦不堪言。

▲青岛贝壳签约中心山东路旗舰店
有人说:左晖搞的是行业升级,现在这帮人搞的是财富转移。当左晖的“长期主义”变成彭永东的“暴富密码”,一个靠吸干普通经纪人血汗堆出的高管天价年薪,迟早会被反噬——就像暴雷的恒大,最终由购房者来买单。
所有行业都是亏本的,不管利润多少,不管多暴力的行业,最终都进高管的口袋里
你这话说的人家有净利润怎么花股东说了算,就是没净利润,只要账上有钱吸的也是“老左的血”人家老左都不说啥其他人起什么洪
国家应当制定政策,强制降低贝壳收取的佣金,即减轻民众的负担,还利于房产的流动性!
这种极度恶行公司
公司无论亏盈,老板是不会亏的,至于谁亏就不知道了
7亿的工资。个人所得税要交多少?交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