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内审经验——审计时,遇到别人“装迷瞪”,咋办?
一、缓兵之计?还是事不关己?
审计过程中,常遇到“装迷瞪”之人,明明一清二楚的事儿非说:“我看不清”“我不记得了,“我得先了解了解!”“我们得讨论研究一下”。
诸如此类的敷衍和推拖,如果处理不果断,往往最耗费审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有些人是“缓兵之计”,他们需要时间寻找对策或借口。
有些是想“置身事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还有些是希望你也跟着装迷瞪,迷迷糊糊、似懂非懂地忘了这茬儿!
二、审计事例
记得有一次,和被审计单位一起看现场:明明那不是大理石,非说那是大理石!
请教在场的专业人士(被审计单位的质检人员,真得懂石材),他居然说“一时看不清,得带个样品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如果让他去研究,要么不了了之,要么拿几个真样品说那就是大理石!
要是改天再来看现场,他们要不把假货敲掉了,要不就是走图纸变更,然后有一堆说辞:“贴错位置了”、“你看错了”、“设计变更忘出了或出得晚了”等等。
请专业人士跟着,就是想用他的专业眼光现场鉴定,现场得出审计结论。
好一点的是,审计人员前几天已经私下里查过,并取过样品。
真没想到:现场除了审计人员外,所有人都在装傻冲愣,睁眼说瞎话,真当我们审计人员外行,随便糊弄一下就行了?
果断向集团摇人,并在现场等几个部门领导到场,让他们装不下去!
如此处理,确实解气,但关系闹得有点儿僵,还被说成“钓鱼执法”:明明装不懂,实际上背地里查过了!
此类睁眼说瞎的“装迷瞪”,因为已经掌握了证据,可以现场打脸,大多时候确实是需要他人的配合和帮助,但对方却在敷衍!
三、最不该的3种应对办法
1.迷迷糊糊地认可他们的解释、说法或糊弄,不了了之;
2.同意他们稍后提供东西或晚点儿配合,要么等不到人,要么等不到你预期的东西,得到的回复永远是:“很快,很快,我们马上就弄好!”
直到你忘了这事儿,或者因审计时间不够,不得不放弃!
3.虽要求了明确节点和标准要求,但提供的却是䀲涩难懂或故意用专业知识迷惑你,自己又没有鉴别能力,还得不了了之。
以上情况,每一位审计人估计都经历过,都为之苦恼!
所以,审计部门才会有一些严格规定:“配合人、需求资料,提供时间、标准”等等,必须严格化、标准化,稍不符合就处罚。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配合项都能有标准化的东西,有些是软性的,有些甚至是请教别人的,没办法一刀切!
四、该怎么应对呢?
1.态度要坚决
明确你“力查到底”“追根剖源”的态度,指出对方不配合的后果:不配合的话对相关人员加倍处罚。
哪怕是半开玩笑地说,也要说出来,不然就会加剧对方的糊弄。
2.没实证不要硬刚
如果你没有摸过底,但明知道对方在忽悠你,不要硬挺。
最好是笑呵呵地认可,但一定要让他们提供正式回复,告诉他要对自己的回复承担责任,如果确是忽悠,多数就痿了!
3.连坐还是免责?
有时,查出问题了,尤其是舞弊问题,他们的领导或同事应该配合或提供解释,但得到的回复多是“我不清楚,那是个人操作”。
此时,我们要做的是:把制度流程拿出来,管理责任和管理问题拿出来。
虽然不能裁脏陷害,但是可以明示或暗示:“这些问题不是一两个人的,是你们串谋的后果,所有人员都要被查!谁配合的好不追究责任!”
4.第三方配合人员
如果你的专业度不够,需要独立的第三方配合,他们可能不想得罪人,或者觉得这不是他们的义务。
要么爱搭不理,要么含糊不清,要么误导你。
你要让他们明白:配合审计工作是义务,是必须的!
如果他们消极或以专业度不够为理由推脱,你就向他暗示:“会向领导汇报,XX专业能力不行,申请换人!”
并暗示,审计对各部门也会有考核,尤其是对职业道德的评价,对胜任能力的评价,并会向最高领导汇报。
这不是吓唬,而是可以直接给他们领导打电话,明着来。
5.驴头不对马嘴的解释或说法
有些人确实是因为沟通能力问题,有些人则是“你说东,他说西”地跟你瞎扯,不往正点儿上弄。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用语言来解决,要形成文件,最好做成选择题让他们回:是或不是!
如果还是不配合,那就以“不配合审计”或“误导审计”追责。
6.要树典型
对于糊弄审计的人,事后一定不要不了了之,因为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然后就是无数次!
严惩之后,还要将之作为案例拿来说。
在开展审计工作或召开入点会时,多讲讲这类案例,让被审计单位知道不配合的下场。
让所有人明白一个原则:“不配合审计的行为,远比查出的问题本身,更恶劣、更严重!”
7.复述对方的观点
用你的语言复述对方的观点,含糊不清的按你的理解或需求复述,最好有纸质记录,要让对方签字。
还有一点儿要注意:不要奢求对方会主动,往往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所以,你可以从对话含糊不清的话中,复述他的观点,说错了他自己会提出反对。
9.无视对方的暗示
我们会遇到很多顾左右而言他的暗示,比如:“我太辛苦了!我加班到几点几点”,言下之意就是“我的无知,我的失误都是可以容忍的”或者“我贡献这么大就不要追责了”。
这类暗示,我们可以表示同情,但脑袋要清醒,要就事论事!
再说,好话谁都会说,事儿办的好不好才是重点!
10.讨好型的糊弄
别人请你吃饭了,送你“贵重”的伴手礼了,或者夸得你心花怒放,想让你也装迷瞪!
俗话说“吃人嘴软!”
所以,审计人员从始至终都要坚持一个原则:不吃请!不接受礼物!非必要不接受人情,否则还不起!
一不小心还被人留了把柄,成为想坚持原则的心病!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诸君自勉!
亲,多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