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快收手吧,外面全是想要封杀你的资本,他们捧杀中国女性的真相就快要被你揭个底儿朝天了,他们花了几十年才扭曲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就要被你扶正了。
一个30岁的舞蹈老师,择偶要求是1.8米,体制内20万以上年薪,体制外30万以上。一个42岁的离异带娃仙女,要求男方倒插门,还要准备一套房,写上她的名字。还有许愿姐、童货姐、后悔姐更是层出不穷。更离谱的是当她们提出这些极高择偶标准的时候,非常的自然淡定,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这么多的案例说明这样的择偶观不是个例,甚至非常普遍,而让中国女性择偶观逐渐脱离现实的首因,就是资本的捧杀。勤俭顾家、量入为出些老祖宗们留下来的优秀家庭观、消费观,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成了资本们最大的敌人,所以他们想尽了办法刺激每个人的消费欲望。
当一切营销诱惑手段不顶用的时候,他们把目光放在了布局周期漫长却足以影响几代人的思想上。这套洗脑模式起源于美国,成熟于美国,在近几十年也席卷了中国。为了完成洗脑,他们不断的通过媒体和网络告诉大家,女人就要舍得投资自己,女人也值得更好的另一半。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
就在这种一次次的思想轰炸中,一些女孩子迷失,落入了资本构筑的消费主义陷阱。当一些女性无力承担的时候,资本又把目光瞄准了男性。既然直接刺激不动,那就曲线刺激,让无数男性矮化甘愿变成女神的舔狗,迫使男性消费。
如果有男性提出质疑,资本就会拿出新的心理攻势。现在基本上都听说过中国适龄男生比女生多3000万的数据了,大肆宣扬这个数据的目的就是为了刺激男性的婚恋焦虑。在这种攻势下,大量的男性屈服,一些女性也在资本和男性的追捧下自我膨胀,丧失了对自我甚至是对社会现实的正确认知,婚恋要求变得越来越物质,择偶期望变得越来越高。
但实际情况呢?资本故意避开了年龄差平衡婚恋市场的事实,年龄大的可以找年龄小的,年龄小的可以找年龄大的,每年新出生的人口都在补充,这种性别失衡反而使被资本洗脑的一些小仙女熬成了大龄剩女。
现在的婚恋市场不仅不是男多女少,反而是女多男少,比例甚至高达40比1,一个男性对应40个女性,到现在国内大龄未婚女性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亿。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很多仙女们依旧是昂头看世界,择偶标准依然对其白马王子。
不过这种思潮已经有了扭转的迹象,在王婆的一次次摇头中小仙女们的梦正在被震碎,而王婆自己以及无数传播正常婚恋观、价值观的声音却都变成了资本的敌人。
提高单身女性生活成本,如女性单身年龄超过25岁,每年龄+1,个人所得税提升10个百分点[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