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宣判,法院维持原判,认定席某某违背朱斐意愿强行发生性关系,构成强奸罪。这起案件因涉及彩礼、订婚关系与性暴力,在舆论场掀起巨大争议。而24岁的朱斐,始终是这场风暴中最沉默的那个人。
"拒绝婚前性行为"的约定,为何没能保护她?朱斐成长于阳高县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独自抚养她长大,家教严格。她大专毕业,曾在外地实习工作,因疫情被母亲叫回老家相亲。2023年1月,她通过婚介认识了席某某,两人很快订婚。
在聊天记录中,朱斐曾明确告诉席某某:"咱们也说好,拒绝婚前性行为。"席某某回复:"领证了就是夫妻了啊",并附上三个"捂脸"表情。但朱斐态度坚决:"不出轨,不家暴,不骗我,给我撑伞,别到时候撕烂我的伞。"
案发经过:从甜蜜到暴力的三小时2023年5月2日下午3点,刚于前一日举行订婚仪式的席某某与朱某一同进入位于阳高县城的婚房。电梯监控显示,两人当时举止亲密。然而三小时后,监控拍到的画面已截然不同:朱某被席某某强行拖拽,手臂出现明显淤青。
据朱某陈述,在房间内席某某强行与她发生性关系,期间她多次反抗未果。为求救,她曾试图跳窗并点燃窗帘。当晚10点52分,朱某报警称被强奸。警方调查发现,现场确有被烧毁的窗帘和柜子,床单上也检出双方DNA。相识过程:百日速成的婚约这场悲剧的两位主角相识于2023年1月30日的一场相亲。在婚介所安排下,27岁的席某某与24岁的朱某见面。席某某中专毕业,曾在外打工,后回乡工作;朱某大专毕业,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
两人关系发展迅速。相识第6天即商定18.8万元彩礼,三个月后举行订婚仪式。但矛盾也随之而来:朱某家要求在房产证上加名,双方为此在订婚宴上发生争执。
关键分歧:性同意与彩礼纠纷聊天记录显示,朱某曾明确表示"拒绝婚前性行为"。但席某某在订婚后次日即强行与其发生关系。事发后,朱某母亲曾提 出通过立即结婚解决此事,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彩礼问题成为另一争议焦点。席某某家已支付10万元彩礼,案发后要求退还,而朱某家则表示愿意退还财物,但要求对方公开道歉。
"她一直在哭,说不敢嫁了"
事发后,朱斐的精神状态急剧恶化。母亲描述:"她晚上睡觉时会惊厥,一会儿瞎叫,一会儿哭,要么就是很冷漠,不说话。"她无法工作,要么闭门不出,要么去外地散心。
在案发后唯一一次与席某某的通话中,她哭着说:"你甭娶,我敢嫁吗?我不敢嫁了……你这是在威胁我吗?"
被舆论审判的受害者案件曝光后,朱斐成为网络暴力的靶子。有人质疑她"骗彩礼",有人揣测她"结过婚",甚至有人称她是"利用强奸案敲 诈"。她的母亲愤怒回应:"物资、戒指、钱,都可以退。但我要一个公道的道歉。"
而朱斐本人,始终没有公开发声。她删 光了社交媒体的动态,关闭了与外界的联系窗口。
法律给了正义,但谁来修复她的生活?法院最终认定,订婚关系不能成为性暴力的借口。但这场经历,已经彻底改变了朱斐的人生。她的母亲说:"她现在怕见人,怕刺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
这起案件不仅关乎法律,更关乎一个普通女孩如何在传统婚恋观念与现代法治的夹缝中挣扎。她的沉默,或许比任何呐喊都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