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周总理请溥仪吃饭,餐桌上提议:让溥仪给大家讲慈禧的故事

亦唐谈历史 2025-04-01 18:18:36

1961年的某一天,周总理热情地招呼爱新觉罗家的亲戚们来家里共进晚餐。

这次聚会,一方面是想给刚被特赦不久的溥杰接接风,庆祝他重获自由;另一方面,也是想找个机会劝劝爱新觉罗家的成员们,希望他们能同意溥杰的日本妻子回国,让他俩能团圆。

关键是要劝服反对声音最大的溥仪。现在的他对所有日本人都抱有敌意,根本不信任他们。更别提了,溥杰的老婆还是日本天皇的亲戚呢,这让他更加反感。

聊到这个话题,饭桌上的气氛突然有点尴尬。为了热络起来,周总理笑眯眯地看着溥仪说:“溥仪啊,给我们分享个慈禧的小故事呗。”

溥仪,这位最后的皇帝,他会给我们讲述一段怎样的往事呢?

【溥仪讲故事】

这次总理设宴,主要是为了调解溥仪和溥杰之间的不和,但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溥杰的日本妻子回国和丈夫见面的问题。总理打算趁这个机会,劝劝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接受嵯峨浩,特别是得让溥仪认可这个日本弟妹。

爱新觉罗家的亲戚们陆陆续续都来了,溥仪和家里其他人的关系,在总理帮忙调解后,已经好了不少。不过,他和溥杰之间还是有点小疙瘩。总理瞧见大家都坐好了,便开口说:“今儿个是除夕前一天,我清楚你们家族除夕有自家的规矩。所以特地请大家来,一块儿聚聚。”

稍微缓了缓,他接着说道:“告诉大家个好消息,溥杰也被放出来了。今天呢,我想听听大家对一件事的看法。就是溥杰的夫人想回国,跟他团聚这事儿。”

话刚说完,溥仪就急着开口了:“我觉得嵯峨浩来中国这事儿不妥,她毕竟是日本人嘛,要是她其实是日本派来的间谍,那可咋整?”

说起来,溥杰和嵯峨浩能结成夫妻,背后竟是日本关东军在捣鬼。

关东军打着如意算盘,想让溥仪和嵯峨浩生的孩子继承皇位,这样他们就能更容易地掌控中国,最不济也能把伪满洲国攥在手里。所以,在关东军的逼迫下,溥杰和嵯峨浩两人结了婚。

可关东军万万没想到,日子一长,溥杰和嵯峨浩两人之间竟然渐渐有了情愫,并且夫妻俩感情好得不得了。

溥杰和嵯峨浩两人感情深厚,这让当时的康德皇帝溥仪心里特别不痛快,恨得牙痒痒。他虽然不敢跟关东军对着干,但从那以后,他跟亲弟弟溥杰的关系就越来越僵,兄弟俩越走越远,溥仪对溥杰那是越来越有怨气,对溥杰的妻子嵯峨浩更是恨得不行。

他从来就没把嵯峨浩看作是家里人,总觉得她是日本人派来盯着他的,说不定还想害他。就算后来嵯峨浩只给他生了俩闺女,皇位继承啥的也不成问题了,但他对溥杰两口子还是猜疑不断,心里那股怨气也一直没消。

溥仪一开口,其他家里人都不吭声了,溥杰的脸色也阴沉下来,可他憋着没吭声。刚被放了出来,他对外面的事儿还不太摸门儿,尤其是国家现在怎么看日本人,他心里完全没底。

周总理见大家既不说话也不动筷,便端起了酒杯,笑道:“瞧瞧,这可是茅台,顶呱呱的好酒,一般客人我可舍不得拿出来。来来来,各位都端起杯子,我先干为敬,提前给大伙儿拜个早年,同时也庆贺溥杰开启了新篇章。”

大伙都站了起来,手里端着酒杯,可氛围还是显得有点压抑。为了给大家松松气,周总理笑眯眯地提议:“嘿,要不让溥仪给咱们聊聊慈禧的事儿吧,当过皇帝的人,指定知道些咱们没听过的皇宫里的小秘密。”

溥仪连忙摆手,急忙说道:“我哪懂慈禧太后那些事儿啊,那时候我才两岁多,啥都不记得,就记得第一次见到慈禧时,我吓得直哭。”

溥仪的五妹对他说:“哥,你在皇宫里头待了那么些年,肯定听过不少事儿吧?随便给我们讲讲你听到的哪个故事呗。”

大家都跟着起哄,让溥仪讲个故事,溥仪笑了笑说:“行,那我就说个我听来的事儿吧。”

接着,溥仪就慢条斯理地讲起了他听到的那些事儿:“慈禧过六十大寿那会儿,刚好赶上甲午战争开打。慈禧虽然主张要打,但又默许把海军的钱拿去修颐和园了,说是为了给自个儿庆生。”

后来啊,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大寿庆典,居然有人反过来主张和谈,还动手压制那些想打仗的人。就在慈禧坐在寿宴上,接受大臣们行礼祝贺的时候,前线传来消息,说仗打得特别紧急,两个地方都丢了,旅顺也快保不住了。可慈禧呢,就跟没事人一样,说了句:“等我过完生日再说这事儿吧!”结果呢,北洋水师全”

总理的一番话让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那几位年轻的“格格”忍不住捂着嘴偷笑起来。

【总理打开溥仪溥杰的心结】

总理瞧见大家心情放松了些,就招呼大伙儿动筷子吃点菜,举杯喝点儿酒。接着,他又聊起了溥杰的妻子,说道:“嵯峨浩女士给我写了封信,她在信里特别想跟溥杰在中国见面,还表示愿意来中国生活呢。”

总理这次开头就问起了年纪最长的载涛:“载老,您是家里的老前辈了,您觉得这事儿咋样?”

载涛说:“总理啊,我觉得她这人还行,没做过啥伤天害理的事。她应该能改好,毕竟连那些罪大恶极的人都能转变,何况只是个日本妇人呢。”

讲完了之后,他还不忘朝溥仪那边瞅了一眼。

总理接着说:“大家也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大家伙儿纷纷开口,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看法,总的来说,大多数人赞成嵯峨浩来中国和溥杰团圆。

溥仪这次听了大家伙的意见,没吭声,他低着头想心事呢。周总理瞧了溥仪一眼,接着转头问溥仪的几个妹妹。七妹赶紧开口:“我觉得啊,二嫂还是回来跟二哥在一起的好。”

其他几个妹妹也跟着说:“还是把二嫂叫回来吧。”

总理瞅着溥仪,笑道:“对呀,新中国都成立十好几年了,咱们连几百万的日本鬼子都能打败,难道还会怕一个日本女人?依我看,就让她回来和溥杰团圆吧,你们大伙儿一块儿帮帮她,总不能让这等了丈夫十六年的女人还继续和丈夫分开吧!”

接着,总理转头对溥仪笑道:“大哥,这事儿你咋看?你舍得你弟弟一家继续这么分隔两地吗?再说了,瞧你现在还是单身一人,也该考虑再找个伴儿了,找个‘知心人’嘛。”

这话一说,大家都乐开了怀,连溥仪也跟着笑了起来,没再继续反对。溥仪和溥杰,这对多年有隔阂的亲兄弟,总算是把心结解开了,和好如初了。

总理见氛围缓和,问题也解决了,连忙叫邓大姐把饺子端出来,他笑着对大伙儿说:“来来来,大家都来尝尝地道的北京饺子,咱们北方过年,吃饺子可是老传统了。”

大家吃得都挺带劲,谁也没留意到总理和邓大姐还没动一筷子呢,转眼间,几盘饺子就被一扫而光了。

周总理瞧见大家似乎还带点没尽兴的样子,便带着歉意笑道:“哎,看来是我没招待好,大家是不是还没吃痛快呀?”

大伙都嚷嚷着:“肚子吃得饱饱的啦!”或者“吃撑啦,真满足!”

周总理歉意地说:“真是不好意思,粮食现在按人头分,我家人少,分的就少。等国家过了这个难关,我一定请大家好好吃一顿。”

听完之后,大家纷纷感叹:“这下明白了,共产党为啥能赢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一个国家的总理,居然过得跟普通老百姓没啥两样,一点特权都不要,这别的政党可做不来。”

没多久,溥杰的老婆领着闺女回到了中国,跟老公团聚了,一家子从此就在北京安了家。

【晚年的溥仪】

周总理在吃饭时跟溥仪提起,说溥仪应该找个“伴侣”了,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连毛主席也劝溥仪该成家了。这话一出,溥仪的亲戚朋友们都忙活开了。

可是,尽管给溥仪介绍了好多位女士,他都没觉得哪位合适。就在大家心里都有点落空的时候,溥仪在文史馆的一个同事给他提了个护士,名叫李淑贤。挺有意思的是,溥仪连人都没见着呢,光是听说对方是护士这个职业,心里头就先有了几分好感。

碰面以后,溥仪特别瞧得上这位朴实的护士,护士对他也有那么点感觉。俩人处了一段时间,就在1962年4月30日,喜结连理了。

这次婚礼吧,说是普通又不完全普通。主要是这次结婚是溥仪自己真心想要的,新娘也是他心里头真正喜欢的那个人。婚礼办得挺简单,但现场特别热闹,气氛喜庆得很。他的亲戚们都来了,还有不少民主人士也跑来,就想亲眼看看“皇上”的婚礼。

第二天,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这些大领导也专门派人送来了礼物,还捎上了对溥仪夫妻俩的美好祝愿。

溥仪和李淑贤结婚后,两人相处得非常和睦。溥仪特别珍视这段婚姻,这么多年来头一回,他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但没过多久,他俩之间就有了分歧。问题出在李淑贤是个孤儿,她特别希望能有个亲生孩子,觉得只有这样,这个家才算是真正完整了。

但是,溥仪因为身体原因,注定没法有孩子,这让李淑贤挺失落的,她心里甚至动了离婚的念头。

那段时间,溥仪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一直关心着溥仪的周总理很快就发现了他的不对劲,于是专门请溥仪两口子来聊了聊。了解了情况后,周总理笑着跟李淑贤打趣:“溥仪待你咋样啊?他这位‘老皇上’没给你脸色看吧?”

李淑贤羞涩地垂下头,脸颊泛红,轻声说道:“他待我特别好。”

总理接着说道:“邓大姐和我俩也没要孩子,你看,我们这不也过得挺美满的嘛?”

经过总理一番开导,李淑贤慢慢解开了没法生育的心结,后来就没再跟溥仪提过要离婚的事儿了。

幸福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溥仪夫妇刚享受起平淡又温馨的小日子,不料风波说来就来。一开始,溥仪也遭遇了不小的震动。好在有周总理的庇护,他没受到更大的波及。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溥仪又被诊断出患上了尿毒症。

周总理出面后,溥仪就被送到了首都医院看病。总理还特地找了好几位中医和西医的专家来给溥仪治疗,可惜都没能挽回他的病情。

1967年10月17号,这位被称为“末代皇帝”的溥仪,成了新中国的一名普通公民后,因为生病,在北京没能治好,离世了。

溥仪在快不行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来瞧他。他拉着人家的手说:“我特想再瞅瞅周总理,是他让我有了重新开始的胆量,让我有了真真正正当个普通人的机会。”

喘了口气,他接着说道:“溥杰啊,你真得好好谢谢总理,要不是总理,你俩现在还得分隔两地呢。真想总理那茅台和饺子,我这辈子都没尝过那么美味的饺子,虽然当时没能吃个痛快。”

溥仪到临终那会儿,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总理对他的好,对他们全家的关照。这绝对是真心话,他明白,也就共产党人那宽广的心胸,能接纳他这个“末代皇帝”。不仅接纳了他,还让他后半辈子过上了舒心的日子,他真是心满意足了。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