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芝俊与华国锋相识于1948年的晋中,当时,她是文工团的一名编剧加演员,漂亮却不娇气,在缺少男性演员的情况下,韩芝俊主动提出扮演男性角色。
后来,晋中地委机关搬到这里,华国锋也一同而来。没几天,他就看了文工团表演的《王贵和李香香》、《兄妹开荒》等节目,对台上的韩芝俊有了深刻印象。
说来也巧,当时担任县委书记的田泽仁正好是韩芝俊的舅舅,他对华国锋很有好感,觉得这小伙睿智低调,气宇轩昂,和自家外甥女很是般配。
于是,他将韩芝俊介绍给了华国锋。
果不其然,华国锋和韩芝俊很有话题,他们同是山西人,还有着相似的革命经历,没过多长时间,便走到了一起。
1949年,两人结为夫妻,那一年,韩芝俊18岁。婚礼现场,有一副毛泽东的画像,旁边是鲜红的旗帜。华国锋和韩芝俊没拜天地,他们只是向着毛泽东的画像三鞠躬,这婚就算结完了。
婚后,华国锋带着韩芝俊回了交城。母亲看到这么落落大方的儿媳妇,很是开心。
不过,她还是悄悄把儿子拉到一边问:“你怎么找了个部队的姑娘啊,部队的人回家不容易,怎么不找咱们本地姑娘结婚呢?”
华国锋笑了笑:“我跟她志同道合,同甘共苦,肯定会白头偕老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韩芝俊同华国锋一样,也是革命者,所以,她最能理解华国锋的忙碌。
没过多久,华国锋被调离晋中地委,他被要求随部队南下,担任解放后的第一任中共湖南省湘阴县委书记。
韩芝俊二话没说,把两人的行李装好,跟着丈夫去了湖南。在这里,华国锋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刚到的时候,很多从北方来的干部都有水土不服的症状,这还是小事,最关键的是语言不通,跟当地百姓的交流很成问题。
重重障碍之下,不少人就比较灰心,而华国锋,不仅要安抚好大家的情绪,还要学习语言、了解风俗,并努力推进部署工作。
他太过忙碌,每天天不亮就出发,深夜才回家,还得通宵工作。可以说,家里的事情,华国锋是半点都顾不上。
这时候,韩芝俊便成了最强贤内助,她让华国锋没有后顾之忧,把全部心思放在当地百姓身上。
当时,华国锋有些吃不惯湘菜,他特别想念北方的面食,加上工作繁忙,便迅速消瘦下去。
韩芝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华国锋多吃些,她专门学习了面食的做法,每天换着花样让华国锋吃好。
在那个年代的爱情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山盟海誓,只有柴米油盐中的细水长流,为了华国锋而隐藏在背后的韩芝俊,又何尝不是一个英雄。
1971年,华国锋调到北京,韩芝俊去保育院当了一名保育员。在单位,大家都叫她“韩姨”,她的状态并没有因为华国锋的职务而发生改变。
她每天骑着自行车去菜场买菜,这辆自行车骑得时间太长,时不时就出现点小毛病,连修车的师傅都认识她了。
1981年,华国锋退休,韩芝俊同他一起料理菜园,还有葡萄。华国锋离世后,韩芝俊还像往年一样,将丰收的葡萄送给战友们。
她一遍又一遍地念告诉自己,要争气要坚强。
如今,韩芝俊已经91岁了,她依旧在打理着丈夫留下的菜园和葡萄,平平淡淡的过着日子,守着她与华国锋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