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相关的解释:“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处的“假”为“大”的意思,所以立夏代表着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在《尔雅》中,则将夏称为“长赢”;而赢,则有着“盈满”“盈余”的含义。立夏则标志着万物进入迅猛生长的模式。自此以后,进入雨季,加上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都使得植物们绽放出繁茂之景。
立夏属于传统的“四立八节”,其也是最先被确立下来的节气之一,所以在节气的基础之上,更多了一层传统节日的内涵。在古时,每逢至此,人们都要通过盛大的仪式,欢迎夏季的来临,也在此时祈福风调雨顺,谷物丰登,吃喝无忧等。
当然传统节气还反映着重要的农耕意义,进入立夏节气,各地的作物都进入关键时期,早稻插秧,中稻播种,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所以民间有着“立夏看夏”的说法,人们会在此时通过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来判断当季的收获。
当然除了作物本身,立夏以后的气候也对于作物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立夏之日,人们会根据具体天气来进行判断,这也是老辈人通过不断地观察,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比如有这样一句,“立夏落雨,谷物如雨”,意思是若是立夏当天下雨,那么日后谷物获得丰收的概率会比较大。人们认为,立夏前后,气温已经有了明显的上升,加上强烈的光照,此时作物容易干旱,若是在此时下上一场及时雨,可以滋润作物,对其生长以及结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提到夏天,人们更加关心的还有当年的气候情况。夏季漫长,且炎热,潮湿是这个季节的主要特征,人们都希望可以轻松舒适地度夏,也希望能够在初夏时节休养身体,为长夏打好基础。所以在立夏之时,老人们都会根据交节日期以及时间,来进行预判,来为度夏做准备。
斗转南移,太阳黄经到达45°便是立夏交节的时刻。今年立夏是在5月5日,老人说:今年是“晚立夏”,有啥预兆?夏天会很热吗?下面就来看看吧~
今年是“晚立夏”
在民间,流行着“早立夏”与“晚立夏”的说法,其判断方式主要有两个。
其一,从立夏交节的月份来看,依照规定,若是在农历三月,则被视为早立夏,而若是到了农历第四月,便是晚立夏。而翻看日历,今年立夏是在农历四月初八,属于晚立夏的范畴。
其二,从立夏交节的时间点来看,节气更替是精准到某一刻,一般来说,若是交节时间在12点之前,为早立夏;反之,过了12点,则被认为是晚立夏。今年立夏交节是在5月5日13点56分57秒,所以从这一判断标准来看,今年也属于晚立夏。
“晚立夏”有何预兆
民间有俗语“早立夏冷飕飕,晚立夏热死牛”,人们认为若是立夏来的早,那么此时的温度还未及时升起来,会显得比较凉爽;而如果立夏来的晚,则意味着温度上升快,会非常炎热,连老牛也会受不了。今年属于“晚立夏”,依照此说法,则意味着今年在一定程度上会比较热,需要早做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气候的变化是无时无刻的,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大气环流,海洋温度,极地冰川,地理位置等自然以及人为因素。所以单凭立夏交节的时间来判断,其结果是缺乏科学依据支撑的。
“晚立夏热死牛”这一民谚已经传承了数载,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当然如今全球变暖,气候不断上升,炎热的夏天已十分常见,所以我们也要做好准备。同时更重要的是随时关注气候变化,及时应对。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