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林雪,今年37岁,初中学历,来自一个小县城,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条件一般。
结婚后,我跟着丈夫搬到了县城,一起在一家服装厂上班,他是车间组长,我是线上的缝纫工。
我们是相亲认识的,婚后感情还算可以,有一个儿子,今年9岁,刚上小学三年级。
丈夫叫赵国胜,比我大三岁,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就是我的大姑姐赵春梅。
婆婆早年守寡,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辛苦自不必说,赵国胜也一直很孝顺母亲。
结婚这些年来,大事小事,我们小家庭都要听婆婆的安排,尤其是钱的事,我几乎插不上嘴。
我不是那种计较的人,觉得人活在世上,该尽的孝心要尽,该忍的也要忍。
可我万万没想到,丈夫的一场意外去世,竟然让我看清了这个家所有的冷漠与自私,特别是婆婆和大姑姐,她们的嘴脸,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赵国胜出事那天,是在厂里帮忙维修机器时触电了,当场不治。单位很快给出了赔偿金,共计90万元,本以为这笔钱可以让我和儿子缓过来,但事情的发展却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丈夫的头七还没过,大姑姐赵春梅就找上了门,说:“林雪啊,这钱可不是你一个人的,妈辛苦养大国胜,现在他走了,她年纪大了,还得靠这笔钱养老。”
我当时懵了:“春梅姐,国胜是我丈夫,是我孩子的爸爸,这钱是单位给的抚恤金,是给我们孤儿寡母生活用的,不是应该归我处理吗?”
她冷笑一声:“你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独吞?妈才是国胜亲娘,咱们赵家才是他的根。再说了,你也知道,妈身体不好,以后看病、生活都得要钱,你一个人养得起吗?”
我心里一阵委屈,但还是忍着:“你说得对,妈的养老我不会推卸,但这笔钱我希望先留着,孩子还小,生活学习开支都要钱。”
她却一挥手:“你先别说了,我和妈商量好了,这90万,妈拿45万,我拿45万,毕竟我也得为妈养老。”
“你拿45万?”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不是也有自己家吗?你怎么就张口要45万?”
她理直气壮:“我可是国胜的亲妹子,妈以后我来照顾,这钱我该分。”
我气得发抖,但婆婆却站在她那边:“春梅没错,她是我亲闺女,妈以后老了,还不得靠她?你一个人带着孩子,能照顾我?你可别只想着你自己。”
我看着她们一唱一和,才明白,这场所谓的分配,根本就是早就商量好的。她们根本没把我和孩子放在眼里。
我不甘心,去找了厂里人事部,问清楚这笔抚恤金的归属问题。人事经理说:“这笔钱是按照配偶和直系亲属赔偿的,原则上是归配偶和子女所有。除非你放弃,或者家庭成员协商一致才会另行分配。”
我当即反应过来,是婆婆和大姑姐在我情绪最脆弱的时候串通一气,偷偷私下签了字,把钱划走了。那一刻,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
我回到婆婆家,质问她:“妈,这钱你凭什么拿去一半?你不是说让我好好孝顺你吗?你先把钱还我,我才有这个资格孝顺你!”
婆婆却一脸冷漠:“你就是一个外人,国胜没了,这家和你没关系了。你要是想跟我们撕破脸,那你就别想留在这家里。”
我抱着儿子,哭到不能自已。
从那天开始,我搬回了娘家,靠着厂里发的最后一笔工资和一些积蓄撑着。儿子转了学,我白天继续在厂里干活,晚上还要陪他写作业。生活艰苦,但我咬牙坚持,因为我知道,我不能倒。
期间,我找了法律援助,律师告诉我,如果能证明婆婆和大姑姐是私自伪造签字,或者我是在非自愿情况下签字,是可以起诉追回赔偿金的。
我开始四处奔走,去厂里调监控,去找人事部主任作证。那些天,我白天上班,晚上跑手续,有时候凌晨才回家。娘家妈心疼我,劝我算了:“咱们是女人,何必把事闹这么大?给你儿子留点脸。”
可我说:“妈,不是我不懂事,是我不争这口气,我儿子将来也会被人欺负。”
几个月后,法院终于开庭。庭上,大姑姐还一脸无辜:“我只是拿了该拿的,妈以后我照顾,这钱是我应得的。”
我拿出厂里的书面证明,还有我当时根本没有签字的证据,律师也据理力争。最终,法院判决:赔偿金应归配偶与子女所有,婆婆和大姑姐需返还全部款项。
她们当庭不服,婆婆哭着说:“我辛辛苦苦养大儿子,难道就该被扫地出门吗?”
我只说了一句话:“妈,您辛苦我知道,但我也辛苦。我不求您感激我,只求别再剥夺我和我儿子的生存权。”
钱追回来后,我给儿子存了一部分做教育基金,剩下的慢慢用来生活。婆婆还是住在大姑姐家,我没有再去探望她。她也没有主动联系过我。
我知道,她觉得我冷血,可她从没想过,真正冷血的是她和她的亲闺女。
03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慢慢回到了正轨。我还是在厂里上班,儿子也渐渐懂事了。他有一次问我:“妈妈,奶奶是不是不喜欢我们了?”
我摸摸他的头说:“不是不喜欢,是有时候大人之间,会做错事,但我们不能学他们。”
我没有把婆婆和大姑姐的事细说,我只想让儿子记得善良,而不是仇恨。
有时候夜深人静,我会想,如果国胜还在,我们是不是依然是个普通却温暖的家?可人生没有如果。
我不再奢望和解,也不再执着原谅。 我只希望,未来的每一步,我都能带着儿子,走得坚定,不被人轻视,不被人欺负。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悲伤、愤怒、挣扎、坚持,都是我走过的路。或许你也曾经历类似的痛,但请相信自己,不管多难,终会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