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参赛指南

向露看趣事 2025-04-25 10:59:50

赛事背景

厚植氢能新质生产力,强化氢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链、产业链与金融链深度融合,中国氢能联盟联合国家能源集团、新华网共同发起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2022至2024年间,大赛组建了由7位院士领衔的60位专家评审团,吸引超400家优秀企业和项目报名,搭建了“会、展、赛、服”一体化综合性平台,累积传播超9千万次。

赛事介绍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立足京津冀、长三角区域,辐射“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与能源金三角,以赛引资,以赛兴业,助力地方氢能生态建设,推动中国氢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 开设面向氢能全产业链成熟企业、高成长性团队开放的“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

• 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初创企业等开放,征集氢能全领域科技创新项目及创新解决方案的“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赛”;

• 新开设“氢能场景仿真技术应用赛”筛选具备全尺度仿真技术能力的优质人才,助推数智化氢能全链条技术突破;

• 新开设“电解槽长周期测试挑战赛”面向碱性电解槽与PEM电解槽两类产品,开展长周期测试,验证电解槽寿命及可靠性,遴选水电解制氢系统领域的“领跑者”。

赛项选择

综合路演赛

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

适合成熟企业、高成长性团队

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赛

适合高校、科研院所、初创企业、大型企业所孵化的科技项目

专项赛

氢能场景仿真技术应用赛

面向制氢领域具备系统级或关键部件仿真技术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项目团队

电解槽长周期测试挑战赛

面向研发和生产碱性电解槽或PEM电解槽产品的企业或有测试需求的规模化制氢项目业主单位

赛项设置

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将设综合路演赛和专项赛两大赛项。以市场为导向,政策资金赋能,搭建产学研深度交流的技术创新活动平台,力求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到各地氢能产业发展全过程,服务构建地方氢能生态。大赛最终将评选专精特新企业路演赛冠亚季军,并颁发多个优胜奖项,现场举办颁奖仪式和颁发荣誉证书。

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

面向拥有专利、软著、标准等知识产权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及核心材料、零部件、检测类技术有领先性和创新性的企业开放。

参赛报名条件

(1)符合以下赛道之一:

制氢:材料、零部件、装备类企业/项目

储输:储氢与输氢介质、装备类企业/项目

加注:相关管阀件、零部件及装备企业/项目

应用:车载供氢系统及零部件、燃料电池系统及部件企业/项目等

其他:氢气纯化、检测、安全、生产装备及数字安全解决方案企业/项目等

(2)企业主营业务符合本赛项所关注的领域,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2年以上,无产权纠纷。

(3)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在200万元(含)以上或估值不低于2000万元。

(4)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且为非上市企业。

(5)2024年大赛十强企业不纳入本次报名范围。

比赛形式

分组进行多场线下技术路演。预赛采用10+5的形式,即每个项目展示时间10分钟,评委问答5分钟。

优胜规则:综合所有参赛选手得分进行排名,评选出冠亚季军,并颁发多个优胜奖项。

评审维度

围绕核心技术的创新、成熟及可行度,考量项目市场前景、商业模式、团队实力与发展规划,以此评估企业技术的综合竞争力与商业潜力。

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赛

2025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赛面向氢能领域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专利技术的企业及院校开放。征集氢能全领域科技创新项目,包括全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颠覆性前沿技术或创新解决方案。推动产学研融合,助力氢能技术全面创新发展。

参赛报名条件

(1)符合氢能领域材料、技术、方法、工艺、产品、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科技创新项目。

(2)科技创新项目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3)拥有知识产权(专利、软著、标准等),权属清晰且无产权纠纷。

比赛形式

进行线下技术路演。采用10+5的形式,即每个项目展示时间10分钟,评委问答5分钟。

优胜规则:综合所有参赛选手得分进行排名,设立最佳科技成果转化奖、最具市场潜力奖等。

评审维度

重点关注成果的技术水平,如创新与先进程度、完整性、稳定性,以及市场应用前景、转化可行性、商业模式、团队资源等,判断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可能性与价值。

氢能场景仿真技术应用赛

该赛事围绕氢能场景中部件-系统多尺度仿真技术创新应用,筛选具备全尺度仿真技术能力的优质供应商及人才,形成“氢能多尺度仿真技术领跑者”榜单,助推数智化氢能全链条技术突破。同时,推动部件优化设计与系统级工程化协同创新,为氢能产业技术迭代与规模化应用提供高精度仿真支撑。

参赛报名条件

(以下符合其一即可)

(1)能够自编程或利用开源仿真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在仿真应用系统或仿真技术产品上有重大的技术发明或技术突破,经实践验证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团队或企业。

(2)能够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真成果、仿真系统和仿真工程,对仿真领域发展进步有显著促进作用的项目团队或企业。

比赛内容

比赛主题围绕氢能场景中的仿真技术应用,设置2个赛道,参赛团队可选择报名其中一条赛道,按照赛道要求完成仿真工作,并在路演中展示结果:

赛道1 系统级仿真

赛道目标:针对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过程复杂、能质传输机理不清、精准调控困难等现实问题,开展可再生能源出力下电解水制氢系统全部件全流程动态仿真。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电解水制氢系统仿真模型,明确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系统内多物理场耦合机制,提出系统多参量快速精准调控方法。

仿真范围及评价方式:电解水制氢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碱性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系统及新型制氢系统。可采用组织方出具的兆瓦级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实证数据进行模型标定,并供模型验证对比,也可自备实验数据验证。仿真结果准、节点全、部件多、计算快,提出的精准调控方案准确性与可行性高者优胜。

赛道2 关键部件仿真

赛道目标:针对电解水制氢关键设备及部件内多物理场传递机理不明、分布特性不清复杂、快速设计与优化方法缺乏等问题,开展电解水制氢关键设备及部件全尺寸高保真仿真。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明晰关键设备及部件内多物理场耦合与分布特性,提出结构设计及性能优化方案。

仿真范围及评价方式:关键设备及部件包括但不限于电解槽、气液分离器、纯化干燥器、高温多股流换热器等,参赛者可自行选取所仿真的设备或部件并验证,仿真部件尺寸大,考虑的结构细节及过程全,多工况验证下精度高,优化性能好,优化结构可应用性强者优胜。

比赛形式

参赛团队需按各赛道要求开展仿真建模工作,并提交详细的路演PPT,包括仿真软件介绍(如软件为自主研发)、仿真模型介绍、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模型应用方向及前景以及演示视频等材料,全面展示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技术水平。

比赛进行线下技术路演,按赛道进行分组,采用10+5的形式,即每个项目展示时间10分钟,评委问答5分钟。

优胜规则:综合所有参赛选手得分进行排名,分赛道设立冠亚军等。

电解槽长周期测试挑战赛

该赛事面向5MW碱性电解槽与1MW PEM电解槽两类产品,依据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指标要求,开展长周期测试,验证电解槽寿命及可靠性,旨在遴选出水电解制氢系统领域的“领跑者”标杆企业。测试挑战完成后,对符合测评标准的产品颁发《氢能领跑者行动评价证书》并加入到中国氢能联盟领跑者行动白名单,进一步推动优质产品的市场化推广。

参赛报名条件

(1)水电解制氢系统产品应为量产产品,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及 GB/T 19774、GB/T 37562、GB/T 37563等规定的要求。

(2)生产企业为中国大陆境内合法的独立法人,具备健全的供应体系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力,承诺“领跑者”产品在主流销售渠道正常供货。

(3)生产企业近三年无较大环境、安全、质量事故;无不良信用记录。

(4)企业未列入国家信用信息严重失信主体相关名录。

比赛形式

分别按照T/CSTE0637-2024《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国家标准计划《PEM电解槽性能测试方法》实施评价。

满足基础指标和基准水平的产品按照水电解制氢系统“领跑者”性能综合评价原则进行评级,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并附等级标识。

评审维度

对水电解制氢系统的核心指标(直流能耗、交流能耗、最大电流密度、单位体积产气量、功率波动范围、小室电压一致性)与基础指标(紧急停机保护、气密性、泄漏量、额定氢气产量、氢气纯度、功率运行范围内氧中氢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水电解制氢系统企业标准的全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划分为领跑水平、优质水平、达标水平。

赛事服务

1、政策支持与产业资源对接

为获奖项目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服务, 组织参赛项目与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等进行对接,促进项目落地。

2、投融资对接

邀请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赛事,为参赛项目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

3、宣传推广

新华网等媒体合作,通过媒体宣传、赛事报道等方式,提升企业影响力,扩大参赛项目知名度。

4、培训辅导

邀请资深导师为大赛参赛选手提供指导,帮助参赛项目更好地展示自身优势,获得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源的青睐。

赛事合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部署,紧扣"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需求,现启动氢能产业创新大赛合作城市招募工作。本次招募将以赛事平台为核心载体,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整合城市特色资源,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创新要素与城市禀赋的精准匹配,最终形成"一个赛事激活一座城、一批企业带动一条链、一个集群引领一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产城融合标杆模式。

0 阅读:6

向露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