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化浦,字文治。尚派形意拳第一代传人,尚云祥先生之早期弟子。刘先生早年牧野关外,力大无穷,常常徒手驯服劣畜。与身材矮小的尚云祥先生遇搭手间使之臣服,自此拜随尚先生潜心习练,化力为劲.勇猛精进。

左起依次:李文彬、韩伯言、宋景良、尚芝蓉、刘化浦、王凤章 前坐着:尚云祥夫人
先生艺成后曾任北京第二监狱看守长,期间不乏武林,江湖豪客,旦闻其当值便相安无事,敬其人品,畏其武艺。
有一年新弟子入门在饭店二楼请客,酒席间人们请刘先生露一手,尚云祥先生说你就练练吧,刘先生三体式桩功一站,周身一动,脚下木板吱吱作响、楼体摇晃,当时的楼是木质结构,楼下的老板赶紧作揖,众人大笑。尚云祥先生对众弟子说:“看到了吧,想练好形意拳就得把三体式站好”。
尚云祥先生去世,遵照尚夫人的意愿,由陈子江(尚云祥弟子中年龄最大)打幡,刘化浦怀抱灵牌与众师兄弟一起为师父出殡。刘化浦在众师兄弟众人中威望颇高,是尚先生早期的徒弟,被众师兄弟尊称为“大师兄”,众师兄弟经常齐聚尚府,由大师兄刘华浦带领练功,(陈子江打幡虽赢得大弟子名份,众师弟仍将刘化浦称为大师兄)。由于昔日尚云祥先生授徒往往是因人施教,众弟子各学有所长,此刻大家便互补遗缺。李文彬的五形刀便是此时跟尚芝蓉学的。同时刘化浦教众师弟妹八式刀和十二形刀。刘先生以大师兄的身份常常组织训练辅导后学功大莫焉!
先生中年丧妻无子嗣,后寓居津门教授弟子,刘化甫晚年被弟子张秉仁将其接入家中赡养,去世后为师父养老送终,师徒如父子!
刘化甫的入门谱载弟子(尚氏形意师承谱):张俊杰、张炳南、王启元、张绪、张秉仁、张青云、刘静轩、王丕德、刘用中、刘振祥、马锡惠、于春和、张松岭、邱维新、艾靖芳、腾玉轩、赵忠、张志刚、李昆、魏彪、张德海、张永侗、张启勋。
张秉仁(1898-----1990)尚派形意拳第二代传人。解放前在北京和天津劝业场开古玩店,是古玩店老板,业内人称“古玩张”。1925年,拜在尚云祥大弟子刘文治(即刘化浦)先生门下学习形意拳,因刘是北京第二监狱看守长,公务繁忙无暇授徒,尚云祥先生代徒授艺.张秉仁虽辈居徒孙,却得师爷尚云祥教授十二年,从师爷处所得真传不少,尤其他的无极图,穿九宫之绕桩打,灵活多变,习之即久,可以一人战多人。张秉仁所练之崩拳当意存无名指与小指,拳面平行击人,此有一种上冲之力,可以将人打得凌空而起。刘华甫中年丧妻无嗣,晚年鳏居,张秉仁不忍睹师父凄苦,接到家中赡养,直到师父去世,为之送终。张秉仁晚年曾对乐陵尚派同门说:“算命先生皆谓我只有五十寿限,如今我八十健在。这三十年的寿命都是师爷(尚云祥)给的”,先生享寿92岁。

张秉仁先生照片
于春和,字煦辉(1906---1999),河北保定清苑人,以其字煦辉行于世。尚派形意拳第二代传人。师承于一代宗师尚云祥弟子刘化浦门下,是刘化浦先生谱载弟子。于春和生于名门望族,是蒙古族正红旗人,祖上世代为官,其祖上曾在清朝乾隆时期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立有战功,被驻兵于保定。于氏家族为旗营武官后代,以武传家。
于春和自幼跟随本族爷爷于殿奎(1871-1953)先生学习形意拳,于殿奎师承于郭云深弟子李静斋。李静斋(1858年生),保定清苑人,曾随郭云深在清苑县和易县清西陵学拳,与定州许占鳌、完县李奎垣、河间刘纬祥等为郭云深门下师兄弟。清朝光绪时期,单刀李存义在保定开设万通镖局,李静斋曾在镖局内做镖师,后在保定府、清苑县衙供职,以抓捕盗贼为当地人称颂。民国时期,李静斋在保定城隍庙开设酒馆,以教授形意拳课徒终世.1933年,山东省国术馆在济南举办华北国术擂台大赛,李静斋先生担任裁判员。其弟子有于殿奎、李应勋、侯星五、王学斋、麻树林、田文卿、陈为善、杨泽沂等。
于春和与于殿奎儿子于永汉及弟子宋有年、赵宴升、许致祥、章汉杰等同堂学艺,深得殿奎先生真传。于永汉拜师在李静斋弟子李应勋(即李向左,民国时期曾任教于山东国术馆,后定居济南)门下学习,青年时的李春和亦曾得到李应勋前辈的指导。由于家族辈分关系,于殿奎不便收于春和为徒,依照武林规矩,殿奎先生出面到北京找到同门师兄尚云祥,在尚云祥先生主持下,于春和拜在尚云祥弟子刘化浦门下,得刘化浦先生真传,与天津张秉仁、北京马锡惠、赵忠等为同门师兄弟。后曾与赵宴升等受业于王芗斋。先生晚年在保定市人民公园练拳、传拳。1987年,尚云祥的女儿尚芝蓉、弟子韩伯言、李文彬等号召下为尚云祥先生树碑立传,各地尚门弟子及武术界人士积极响应,于春和为师爷尚云祥树碑积极参与捐款,贡献力量。于先生和师兄张秉人一样长寿,终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