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旭东多年来不遗余力地贬低尚云祥先生,甚至不惜歪曲历史、编造谎言,试图抬高孙禄堂而贬低尚门。然而,真实史料俱在,不容篡改。今以确凿证据,逐一批驳童某的荒谬言论,还原武林真相。

黄柏年先生像
一、形意门评价:尚云祥的形意拳连佼佼者如孙禄堂亦折服
孙禄堂在形意拳界的地位,远非童旭东所吹嘘的“天下无敌”。相反,史料明确记载,尚云祥先生的武功在同辈中出类拔萃,连孙禄堂也不得不叹服:
“君(指尚云祥)生平,技能甚多,每对敌一发手,如危崖转石,如千仞溪泻水,同辈虽佼佼如孙禄堂,罔敢不折服焉!”(黄柏年《师友渊源录》)
这段记载清晰表明,尚云祥的实战能力极为强悍,其崩拳、丹田气打等技法刚猛凌厉,如“危崖转石,千仞溪泻水”,即便是孙禄堂这样的高手,亦不得不承认其技高一筹。童旭东却刻意回避这一事实,反而编造孙禄堂“吸住尚云祥崩拳”之类的神话,实属可笑(《少林与太极》1993年第六期,童旭东文)。
二、八卦门评价:孙禄堂仅属第二梯队,非顶门弟子
童旭东常吹嘘孙禄堂在八卦门中地位崇高,甚至编造程廷华称其“南北无敌”的谎言。然而,真实史料显示,孙禄堂在八卦门中仅属第二梯队,远不及张玉魁、阚龄峰、李文彪、冯俊义等顶门大弟子:
“他(张玉魁)与阚龄峰(阚八爷)、李文彪(大令)、冯俊义(飞腿)可称为程门中最最顶门的大弟子,其次才能轮到程有功、程有龙、孙禄堂、郭凤德、姬凤祥、周祥、杨明山、刘斌等等。”
可见,孙禄堂在八卦门中的地位,远非童旭东所吹嘘的“嫡传第一人”,甚至连郭凤德、姬凤祥等“南城五老”都与其并列。童某却刻意隐瞒这一事实,反而编造程廷华如何推崇孙禄堂的谎言,实属欺世盗名。
三、太极门评价:孙禄堂拳法不纯,不及杨、吴正宗
在太极拳领域,孙禄堂的造诣更非童旭东所吹嘘的“超越杨澄甫、吴鉴泉”。相反,当时武林公认孙禄堂的太极拳掺杂形意、八卦,并非纯正太极:
1. 陈志进(田兆麟弟子、致柔拳社教授)直言:
“孙禄堂之太极拳,学非纯粹的,杂有形意、八卦在内。太极拳者,专门之拳术也。岂浅尝者所能知其旨趣。”
2. 陈微明(先拜孙禄堂,后转投杨澄甫)的转向:
陈微明最初跟随孙禄堂学习,但最终仍选择拜入杨澄甫门下深造太极拳,足见孙禄堂的太极拳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3.知止《小说日报》1941年6月之谈“太极拳”
“孙先生的太极拳,不及杨、吴的妙。吴从杨出,亦有不同的地方。杨派有动步推手,吴、孙都无有。”
原文是“民国十四年,陈微明夫子,得杨家的真传,到上海来,假宁波同乡会创立致柔拳社,太极拳的大名,方才震惊大江南北。同时吴鉴泉、孙禄堂两前辈,应上海国术馆的聘请,以太极拳授徒,所传颇广。
我觉得孙先生的太极拳,不及杨、吴的妙。吴从杨出,亦有不同的地方。杨派有动步推手,吴、孙都无有。吴派徐致一先生的太极拳,在上海可称独步。”
这些史料充分证明,孙禄堂的太极拳并非当时武林公认的上乘功夫,更无法与杨澄甫、吴鉴泉相提并论。童旭东却刻意忽略这些记载,反而编造“孙禄堂太极拳天下第一”的神话,实乃颠倒黑白。
四、1931年关键对比:尚门技击扬威,孙门推手退步
童旭东曾煞有介事地声称,1931年孙禄堂从江苏省国术馆辞职返京后,“从不与尚云祥谈拳”,试图暗示孙禄堂不屑与尚云祥交流。然而,真实历史恰恰相反:
1. 孙禄堂辞职真相:
官方档案记载,孙禄堂是因“咯血旧病加剧”而辞职,并非功成身退。
其弟子陈健侯更声称在散手中胜孙禄堂(一胜二负三平),后来孙仓促离馆,连告别都来不及。
2. 尚云祥同年的经历:
1931年,尚云祥的弟子辛健侯在辽宁省国术考中夺魁,获金牌后专程赴北平谢师,师徒合影为证。

尚云祥与弟子辛健候
金警钟在其著作中亦提及辛健侯:金的师兄郭某“参加中央国术馆全国国考,后充辽宁国术省考,与辛建侯辈争胜负,名列第三。”
由此可见,1931年时,尚云祥一脉仍以实战技击见长,而孙禄堂则转向推手研究,技击能力已大不如前。童旭东却颠倒事实,试图营造“孙禄堂不屑与尚云祥论拳”的假象,实属荒谬。
五、童旭东的谎言工程:伪造史料,自相矛盾
童旭东为了吹捧孙禄堂,不惜编造大量虚假记载,甚至闹出大笑话:
- 李存义“死后两年”推荐李玉琳拜师孙禄堂(后因硬伤太明显,童某被迫修改)。
- 虚构许禹生称孙禄堂“南北无匹”。
- 编造宋世荣赞孙禄堂“学于后空于前。。。”。
- 谎称卢嵩高为孙存周送匾。
- 杜撰程廷华夸孙禄堂“南北无敌”。
这些谎言被一一揭露,童旭东早在《少林与太极》(1993年第6期)中编造“孙禄堂吸住尚云祥崩拳”的谎话。然而,武林前辈金警钟、陈志进等人的真实记载,早已戳破其谎言。
正所谓,武林正道,不容篡改。童旭东自1993年始,耗费三十年,编织了一个又一个谎言,试图将孙禄堂神话化,同时贬低尚云祥等真实高手。然而,历史不容篡改,真相终将大白:
- 尚云祥的形意拳,连孙禄堂也折服。
- 孙禄堂在八卦门仅属第二梯队,远非“顶门弟子”。
- 其太极拳被当时名家评为“不纯正”,不及杨、吴精妙。
- 1931年尚门技击扬威,孙门却因咳血旧疾加剧而仓促离职。
童旭东的所作所为,非但不能抬高孙禄堂,反而使其形象因虚假宣传而受损。武林讲究实事求是,尚云祥先生的武功、武德,自有历史公论,绝非小人诋毁所能抹杀。望后世习武者以史为鉴,明辨真伪,勿为虚妄神话所惑!
有时我想,为何黄柏年用这么重的语气:虽佼佼如孙禄堂,罔敢不折服焉!而不是说,禄堂(福全)甚赞美尚君之技艺也。估计是黄柏年预感到60年后,有孙禄堂之徒孙童某要兴风作浪,故提前把话讲得明明白白地,而不是模棱两可。所谓冥冥之中早有定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