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航母梦”由来已久,从上世纪八十年开始,我国就开始着手研究和发展航母技术,直到1998年,徐增平花费一个亿从乌克兰买回半成品航母瓦格良号,并送给祖国,从而加速了我国“航母梦”的实现。
在买瓦格良号之前,徐增平的名字鲜为人知。1952年4月,徐增平出生在山东青岛,17岁时他在济南参军,后来在广州军区服役。1983年,31岁的徐增平退役,他顺应潮流下海经商,在香港打拼出了一番事业。
事业上的成功让徐增平有了良好的生活,然而他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一心想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终于在二十世纪末,徐增平有了报效祖国的机会,为此他不惜放弃自己的大好事业。
原来自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各加盟国纷纷宣布独立,然而各国也随之陷入了动荡中,经济方面更是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工厂成片的倒闭,即便是大搞所谓的“休克疗法”也依然难以摆脱困境。
即便是原先在苏联具有极高地位的乌克兰,也难逃困境,当时乌克兰的失业率和赤字率长期居高不下,经济一落千丈,一度沦为要依靠国际救助来勉强维持民生,为此乌克兰不得不做出改变。
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现状,乌克兰决定卖掉耗资巨大的苏联时期遗留的军事装备,尤其是一些维护费用巨大的舰船,乌克兰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筹措资金,用卖装备的钱来重新投入到民生工程中,实现经济重新复苏。
1997年,路透社报道了一条消息,乌克兰计划出售一艘完工近7成的航母,该航母名为瓦格良号,是在苏联后期动工建造的,可惜还没有建成苏联就解体了,乌克兰无力继续建造,也不想花钱维护了,便决定出售。
这条消息引起了我国的重视,有意买下瓦格良号,可是在沟通之后才发现,美方暗中施压,要求乌克兰只能把瓦格良号出售给企业或是个人,并且只能限制作为商业用途,从而防止被我国买走。
时任海军副司令的贺鹏飞将军与徐增平取得联系,徐增平得知情况后没有丝毫犹豫,决定以自己企业的名义买下这艘航母。徐增平对外称买下航母当作游轮使用,是以商业为目的。
然而购买航母并非是仅靠有钱就行,其中还有其它国家的阻挠,甚至是威胁,徐增平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在与乌克兰方面商谈时,徐增平展现出了高明的谈判技巧,成功以两千万的价格买下了瓦格良号。
同时徐增平提出的附加要求,比如附带建造图纸之类的,乌克兰都爽快地答应了。在美国的干预下,徐增平只能用自己名下的资金竞标购买,否则将被视为违规,最终徐增平抵押了所有的资产,才凑够了两千万美元。
1999年,徐增平购买的瓦格良号踏上了归国之路,途中还遭到了一些国家的故意刁难,在排除万难之后,瓦格良号终于在2002年抵达中国的大连港。徐增平为购买瓦格良号,共计花费约1亿美元。
瓦格良号抵达中国之后,徐增平宣布将其无偿送给国家,同时他的公司也因现金流问题宣布破产清算。祖国没有忘记徐增平的贡献,通过一些政策扶持,帮助他重回商界,如今年过七旬的徐增平事业有成,热衷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