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力并不弱,不过作为现代战场中不可或缺的无人机,曝光度却不高。所以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带来台湾无人机的现状和发展历史。
从小编各方面收集的材料来看,台湾无人机水准实在差得太远了,而且这个差得太远还不是跟中国和美国相比,就是跟土耳其这样的国家相比都是差得太远。尤其是考虑到台湾半导体产业如此发达,但却欠缺高端无人机的制造能力。
其实台湾无人机产业的起步并不算晚,早在九十年代就通过外购的方式进行相关研究。一九九四年,台湾中科院开启了一个名为天隼一型的项目首架原型机。一九九七年,首飞具备自动飞行和实时图传等功能,最大起飞重量七十公斤,最大载荷二十公斤,滞空时间在三小时左右。
天隼
在这基础上,台湾中科院又很快推出了改进版的天隼二型,主要是变更的尾翼设计,机身加长大出,换装了更大马力的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提高到一百二十公斤,最大载荷增至三十公斤。作为起步之作。啊,天使系列的飞行参数并不算差,它与现代人印象中的无人机的区别主要在于飞控能力。
台湾中科院为其配套研发的自动驾驶程序只能实现最基本的定高、定速定向导航。与其说是个无人机,倒不如说更像是高阶版的遥控航模。可能正因为有这种印象,很长时间内台军高层都对无人机不怎么上心,甚至斥之为奇技淫巧。
当然了,真正无人机大发神威的是二零零一年的阿富汗战争,随着捕食者无人机在战场上大杀释放,让世人看见了现代高科技战争到底应该怎么打。此后,一大堆无人机强国才喷涌而出。一九九零年,台湾中科院开启了中翔无人机的研制计划,有别于微型的天隼系列。中翔翼型长五点七米,高一点八米,起飞重量四百五十公斤,航程五百公里,续航时间十小时,可以算是中型长航时无人机了。
中翔无人机
之后,台湾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围绕中翔计划展开的。一九九九年,尺寸有所缩小的中翔二开始研发,并于三年后完成首飞设计,目的是对他的周边船只进行侦查和监视。
不过,此后的项目进展并不顺利,一直拖到十年后的二零一二年才正式服役,定名为锐鸢。花费三十五亿新台币,共计采购八套,共三十二架。结果首飞的四架试飞全部坠毁,此后锐鸢的事故率也依旧居高不下。根据多年的使用经验啊,台湾军方总结了锐鸢无人机的三大弱点,分别是通讯能力、电站能力与武器携带能力。
“锐鸢”无人机坠毁是家常便饭
我们知道,无人机的作战半径受限于遥控方式。名义上有超过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但实际有效控制距离只有不到六十公里。因为其信号采用特高频无线电传输,容易衰减,也容易被障碍物阻隔,欠缺抗干扰能力,欠缺抗干扰能力。
至于武器载荷嘛,一开始压根就没有设计,查打一体就不用想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台湾已着手锐鸢二代希望在地面控制站不大改的情况下,将有效控制距离增至二百公里以上,加装定位器、装备火箭弹之类的武器。至于能不能做出成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而近年来,另一款比较有特色的产品是剑翔反辐射无人机。它的那个十二连装城市迷彩发射车,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台湾对这款无人机参数一直守口如瓶,不过由于其整体外形和尺寸与以色列的哈比无人机高度相似,都采用圆柱状机身加三角翼,哈比的最大飞行高度为三千米,最大飞行速度为一百八十五千米每小时。
剑翔反辐射无人机
最大滞空时间为四小时,最大航程五百公里。估计剑翔的数据应该也不会差太多。不过,对于反辐射自杀无人机来说,自主巡地能力是达成作战效能的关键。还是根据台湾自己披露的信息,剑翔分为巡航和攻击两种子型号。虽然不知道其真实的战术如何。
而如果要说台湾最拿的出手的,只有腾云无人机了,早在二零零九年,台军方就授意台湾中科院,研发一款能够侦查中国东南沿岸的高航时无人机。二零一五年,腾云无人机在台北防务展上首度公开,并一三年后成功首飞。其尺寸、外形与美系无人机相当类似,与众不同的特点是那个略显下垂的大脑袋。
腾云无人机
其巡航速度约为二百九十六公里,最大升限五千米,施工时间约二十四小时,使用遥控距离约一百千米,并号称可以外挂导弹增收夹舱、救生夹舱等多样化的载量。不过受限于初代腾云的动力不足,这些都停留在了纸面上。因此,台湾中科院又根据台空军的要求,在腾云一的基础上,推出了腾云二代。
这一回,加强了发动机,因此机身的加速加大。去掉那个下垂的脑袋,增加了四个武器外挂,可是2021年9月,一架“腾云”无人机在台东训练时因制导系统故障而坠毁。2023年6月份,腾云二进行了一次长程巡航测试,从花莲起飞,绕台飞行一周,平均飞行高度约五千八百米,自控时间长达十个小时,初步证明了其实战力。
腾云无人机坠毁
一个很重要的是,以上提到的这些无人机,台湾无不是经过了十年甚至长达二十年的开发。这在无人机技术更新迭代光速的今天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美国无人机之所以强,不只是因为其技术先进,更因为其研发周期极短。比如最新的战场支援无人机莫哈维二零一九年立项,二零二一年首飞,预计很快就会进入现役。MQ二五则是二零一六年开始研发,二零一九年首飞现役,开始小批量部署。不过开头说了不跟美国比,那就比比土耳其吧。TBR于二零一一年开始研发,二零一四年首飞,同年服役,随后就在世界各地大杀四方。即便是隐身设计的MIUS,也只历经了十二年的开发,现已进入原型机生产阶段,预计明年首飞。
土耳其MIUS
已经有人嘲讽称,台军的无人机还比不上大陆顺丰快递公司使用的货运无人机,据公开资料披露,顺丰快递该款无人机属于重型机型,其最大载重可达1.2吨,滞空时间最长可达35小时,飞行距离可达3000公里之遥。就性能指标而言,实属全球先进无人机之一,轻松超越台军现役及正在研发的所有无人机型号。中国的无人机性能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这一成就足以证明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领先地位。然而,在这条道路上,台湾是远远不及的。
顺丰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