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干电池,180多年敲了百亿次,没人知道电池内部构造

张小富 2022-10-07 20:17:06

自从人类发现能量守恒定律之后,永动机的幻想就破灭了,但是人类追求能源的长久性,脚步不会停止。

牛津电铃自使用开始,180多年内敲了百亿次,至今都还在工作,并且没有一个人知道电池的内部构造。

大学中的牛津电铃

在英国的某个实验室的大门上,挂着一个不起眼的装置,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是由玻璃罩子包裹的两根黄色的圆筒状物体。

这两根桶状的物体就是装置的电池,仔细观看就会发现,在电池的中间有一根金属线条连接。

在电池的底端分别悬挂着一颗铃铛,铃铛的中间有一颗金属小球,远看三者之间像是粘连在一起,其实三者都有一定的间隙。

这就是电铃发音的工作原理,金属球在两个铃铛之间来回撞击,微量的运动看起来像是在震动,由此发出声音提醒着人们时间。

很难相信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装置,竟然能够工作180多年的时间。

牛津电铃装置是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买回来的,教授的名字叫做罗伯特。

1840年,罗伯特发现自己的实验室需要这样的电铃来提醒自己工作时间,于是就找到了当时比较有名的制造商沃特金,希望能够从那里采购一个质量比较好的电铃。

沃特金表示,自己这里有一个可以用一辈子的电铃,罗伯特虽然不信,但还是买了下来,之后就放在实验室的门上。

直到罗伯特老年的时候才验证了商家说的话,这个电铃居然真的可以用一辈子!

罗伯特死去之前叮嘱其他人,不要将电铃拆除,希望后人能记录下来,这个电铃究竟能工作多久。

电铃能工作多久,谁也不知道,毕竟它的质量实在是太强大了,至今都还在工作。

如此优秀的电铃究竟是谁制造出来的呢?

有专家对电铃的生产商进行了调查,根据蛛丝马迹进行推测,设计电铃的发明家很有可能是赞伯尼。

因为这两块静电电池看上去,与赞伯尼在1812年发明的电池块儿非常相似。

如此看来,牛津电铃的使用时长可能还得要加上28年的时间。

如果从它出生开始计算工作的话,它已经足足工作了209年,这是它可能存在的最长工作时间,实际可能要短一些,毕竟谁也不知道它是多久被制造出来的。

即便是最短工作时间,180多年的使用时长也是其他电池无法企及的。

要知道,在美国发射的航天探索器上搭载的两块儿核电池,也仅仅是供应了几十年的时间。

更何况牛津电铃还是19世纪的科技水平发明出来的,工作百年的历史足以让牛津电铃在全世界“昂首挺胸”。

如此优秀的牛津电铃,它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样的呢?

牛津电铃工作原理

有关牛津电铃的工作原理,科学家们只有猜测,只要不将牛津电铃拆开,谁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证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当然,金属球按时进行摆动,其来源肯定是两块电池能够及时提供电力产生的结果。

与其他电铃不同,牛津铃铛是依靠当中的金属小球和正负电荷来实现的,金属小球在靠近一边电池的时候,自身会携带正电荷。

两者之间的正电荷产生的磁力促使金属小球撞击向另一边,这个时候,金属小球又感染上了另一边的负电荷,两者排斥有将金属小球弹了回去。

如此循环往复,金属小球不断撞击两边的铃铛发声,一直到电力消失,金属小球自然也就停止了摆动。

在整个过程当中,由于金属小球与两边电池间隔距离很短,需要的力极小,两边的电池并不需要太大的电量,就能让小球发出响亮的声音。

或许这就是电铃能够持久工作的原因,这也是所有关于牛津电铃猜想当中可能性最大的。

不过,即便电池能够长久地提供电力,但是它本身也会随着时间所磨损,那么它又是如何在长的时间当中,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呢?

根据科学家猜测,电池能够保存良久的首要秘密在于外边笼罩的玻璃壳。

玻璃壳将外界的一切阻绝,让内部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当中,几乎不受到外界的侵蚀作用,寿命自然也就长久。

之后,就是包裹着两块电池的不明黄色物体。

黄色物体看上去像是硫磺,只有外部的一层,而在内部是由各类箔纸包裹而成的电池。

经过上千层的专业折叠,再用专门的玻璃管仪器进行压缩,最后再将两块包裹好的电池浸泡在熔融硫当中,进一步对电池进行封存。

金属球之间传递的电流很小,所以也不会出现烧毁的情况。

虽然看上去是一个比较粗糙的装置,内部的制造工序还是很精巧的,也难怪制造商信誓旦旦地保证罗伯教授特能够用一辈子。

一切的谜题都需要等到牛津电铃停止工作之后,人们才能将它拆开研究。

在此之前,没有科学家愿意破坏一个工作了近200年的古老机器,因为科学家们都想见证一下,牛津电铃还能工作多久。

300年?400年?不管多久,人类都等得起,而且越是长久,才能让后世人类对牛津电铃更感兴趣。

牛津电铃的发明毕竟太过久远,不如先看看当今科学界最前沿的核电池。

核电池

核电池的发电原理是由一些半导体材料串联起来,通过一个合适的热源和转化器进行发电。

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利用这些材料形成温差产生电量。

中国研究核电池的历史具有突破性进展,我国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过程能够很好地释放热量的原理,发明出了一款更为稳定、长久的同位素核电池,在世界核电池领域都是前沿的工程。

同位素核电池同时也是核电池当中最受欢迎的领域,早已被美国和俄罗斯运用于航天事业当中。

美国著名的飞船阿波罗11号上,就装载了两个同位素装置。

此前科学家们也考虑过用太阳能电池或者是普通电池,但是普通电池在外太空的高温下无法生产工作。

如果给普通电池厚重的防护,又会导致电流输送供应不足,要知道航天器的运用可是一项大工程,当中所要用到的电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

但是太阳能电池又并不稳定,月球上的一夜是地球的两周,也就是说,阿波罗号有可能连续两周都无法攫取新的能源。

再三衡量之下,美国航天局选择了当时技术还并不是很成熟的同位素核电池,其表现远远超出了科学家们的预期。

后来越来越多的航天事业也加入了同位素核电池,并且逐步拓展到其它领域当中。

大海深处寂静无光,同样是同位素核电池大展身手的好地方,安装一块同位素核电池,能够维持海底潜艇几十年的使用。

人们利用同位素核电池当做信标,几分钟间隔响一次,同时也可以用作水下的监听电源,非常的便捷实用,关键是成本还低。

在医学方面,人们将同位素核核电池运用于心脏勃起器和人工心脏,尤其是在人工心脏运用当中,微型的同位核素电池能够让人使用十年以上。

目前为止,人类对于同位素核电池的开发技术还并不完全成熟,相信在未来伴随着同位素核电池的成熟,会有更多实用的核电池被人们所使用。

12 阅读:30540
评论列表
  • 2022-10-08 23:01

    关于牛津电铃我在网上找了很久,除了几张模糊的照片还有一堆自媒体的意淫吹嘘别的什么都没有,哪怕是比较清晰的视频或者照片都没有,现在科技发达,一百多年前(有的自媒体说一百多年,有的甚至说三百多年)的东西现在技术能仿不出来或者比较有力的证据证明真实存在和可以维持这么久的工作状态[得瑟]个人认为就那个拴着球的绳子都不可能那么久的晃动不出问题,在着说,西方造假历史不知第一次了[得瑟]毕竟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屎都是香的

    Viewport 回复:
    哈哈!我也觉得牛逼吹得没边了,根本经不起推敲![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11xxx51 回复:
    誰舉報誰舉証-你倒是想辦法去証偽啊[得瑟]
  • 草莓 66
    2022-10-08 07:52

    传越神 越吹越神

  • 2022-10-08 07:09

    事实上牛津电铃就是一款永动机,电池也是百分百增程电池,电池放电驱动打铃,然后吸收铃的震动,将机械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这个过程产生的副产品就是声音。而且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个铃不是180年前制造,而是180万年前制造,足足使用了180万年。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还能继续使用137亿年。

    梦飞 回复:
    好傻,我也是调侃不行吗。
    用户16xxx19 回复:
    那牛津电铃牛得快赶上桐谷美玲了
  • 2022-10-08 07:04

    有可能门非常重 开关门需要力量大 振动大 。。。

  • 2022-10-08 07:25

    事实上,积家的空气钟也是非常精妙的设计,理论上,一直工作到地老天荒

  • 2022-10-09 05:45

    智商税

  • 2022-10-10 18:45

    每隔半年,半夜总有一个鬼鬼祟祟的黑影去换了电池

  • 2022-10-11 02:58

    这个同位素核电池,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应用到汽车上,一旦出现高续航高寿命的电池,才是电动车真正的走向成功之路。

    伯元 回复:
    有也不能民用,怕拿来改装炸弹💣
    网友 回复:
    稍微再改装一下就是一枚小型核弹[笑着哭]
  • 2022-10-10 23:41

    209年百亿次?小编你给我算算怎么来的

  • 2022-10-10 18:52

    这个早就辟谣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还有人传这个

    用户11xxx51 回复:
    哪裡闢謠了-願聞其詳
  • 2022-10-11 15:39

    故作神秘,不知道换了多少遍了,这不是西方的一贯伎俩!

    用户11xxx51 回复:
    那你先看看科技的差距-再來發言吧
  • 2022-10-12 18:22

    就算有,当下亦无可能面世,你们懂的[得瑟]

  • 2022-10-11 07:44

    你不是牛津电铃,那是牛逼电铃。

  • 2022-10-14 17:06

    如果小球摆动能发电那个电池可能是电容,不是普通电池结构

  • 2022-10-11 20:28

    地球就是个永动机,多少亿年过去了还在自转[呲牙笑]

  • 2022-10-14 18:16

    就算真的 也有可能就是个太阳能发电电池 玻璃罩负责聚光

  • 2022-10-14 16:27

    可能是矿石收音机,或者感应地球磁场。或者“金唇窃听器”那样的转换电磁波做功原理

  • 2022-10-13 13:59

    比特斯拉还厉害吗?那特斯拉用这种电池不得一车传千代

  • 2022-10-14 17:09

    利用金属热胀冷缩发电?电容储能?如果说化学电池一百八十年,信,也许是个骗局。

  • 2022-10-11 15:10

    对人类整体来说,科技是逐步进步了,对个别的精英人来说,人类科技是退步的,就象中国许多发明样如(地动仪,勾践的剑等等),现在也不能复制。

  • 2022-10-25 16:10

    然后呢,把同行干翻:把自己整倒闭了?[笑着哭]

  • 2022-10-18 21:39

    英国人的嘴,骗人的鬼。

  • 2022-10-11 18:34

  • 2022-10-29 14:22

    一年是31535992秒。按工作了200年算。就是63亿秒。必须2秒敲3次才能达到百亿次。

  • 2022-12-25 23:20

    英国人换电池的时候会告诉你吗?毕竟连英国官方都能弄出来尼斯湖水怪,还能信白皮节操?[笑着哭]

张小富

简介:我是张小富,带你领略亲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