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风云路》是李元伟的自传体著作,详细记录了他在中国篮球界的工作经历,特别是2003年至2009年担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期间的工作历程。书中不仅回顾了中国篮球的发展历程,还深入探讨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实施过程,展现了李元伟对中国篮球事业的深刻思考和不懈努力。 早期经历与回归 李元伟在篮球领域有着深厚的背景。1973年,他凭借篮球特长考入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曾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莫斯科体育大学进修。1997年,他参与篮管中心的筹备工作,并在2000年调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所长。2003年,他重新回到篮管中心,担任中心主任,肩负起推动中国篮球发展的重任。 篮管中心的工作与挑战 李元伟在篮管中心的工作充满挑战。
他上任时,中国篮球面临诸多问题,如联赛品牌和影响力下降、国家队成绩不佳等。他意识到,要推动中国篮球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他提出了“大开放、大目标、大整合、大协作”的发展理念,强调要顺应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国情,遵照篮球运动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 CBA联赛的改革 CBA联赛是中国篮球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元伟上任后,对CBA联赛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他提出了《北极星计划》,旨在用10年时间将CBA打造成亚洲最好的职业篮球联赛,并向世界级联赛迈进。改革措施包括取消升降级、实行南北分区、增加比赛场次等,以提升联赛的观赏性和商业价值。 与媒体的合作 李元伟高度重视与媒体的合作,认为媒体是篮球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倡导建立中国篮协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举行媒体沙龙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媒体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篮球的现状和发展。 商务开发与合作 在商务开发方面,李元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他推动了与安踏等企业的合作,打破了国际品牌对中国顶级赛事的垄断。安踏成为CBA的官方赞助商后,双方共同成长,安踏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得到了显著提升,CBA联赛的品牌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国家队的管理与发展 李元伟在国家队的管理上也进行了诸多尝试。
他强调国家队的建设需要与联赛的发展相结合,提出“联赛为本”的概念,认为高水平的联赛是国家队的基础。他还推动了国家队的商务开发,通过与盈方等公司的合作,解决了国家队的资金问题,提升了国家队的国际竞争力。 联赛的进一步改革与挑战 2005年,CBA联赛正式更名为“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标志着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李元伟推动了联赛的管办分离,成立了联赛委员会,确立了新的管理运作模式。他还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和谐篮球”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文化。 面临的困难与未来展望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李元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2006年总局领导要求压缩联赛赛程,以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决策对联赛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元伟认为,这种决策没有充分考虑到篮球项目的特殊性和规律,可能会对联赛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书中最后,李元伟表达了对中国篮球未来的乐观态度。他相信,尽管道路充满曲折,但中国篮球一定会越来越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为中国篮球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