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利好出尽是利空”,三环集团近期发布了一季度财报,业绩大增,营收13.09亿元,同比增长117.56%;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增长165.25%。但是,市场却给了截然相反的回应,公司股价大幅下挫,这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解禁潮来袭,明星私募撤退
根据最新披露数据,5月13日,三环集团将有高达7903.34万股解禁,占总股本4.35%。这次解封的股份主要为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成本价格为27.52元,以三环集团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账面浮盈不小,因此部分机构投资者或选择抛售,这将对公司未来股价带来不小的压力。
而在解禁潮来袭之前,有明星私募已经悄然撤出,一季度前 10 名股东中已经没有高毅资产的影子。
高毅资产从2020年第二季度入场,其持有成本为20元左右,至2021年一季度退出,收益率近100%。对于爱“抄作业”和爱“跟庄”的投资者而言,更需关注”庄家“的收益率而不是盯着自己的收益率。
业绩依赖行业景气度,周期波动明显
2020年,三环集团营业收入39.94亿元,同比增长46.49%;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65.23%。业绩实现较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基于2019年营收净利润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和行业景气度相关。
2020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半导体相关电子产品供应链受阻,市场供不应求,行业景气度上升。受此影响,三环集团去年通信部件销售额增长43.17%,电子元件及材料销售额增长56.87%,半导体部件销售额增长38.44%。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2019年由于全球智能手机终端出货疲软,行业景气度下行。当年三环集团营收27.26亿元,同比减少27.30%。其中通信部件、电子元件及材料和半导体部件销售额均出现较大幅下滑。
由此可以看出,三环集团比较依赖行业景气度,周期波动较为明显。
传统制造业,成长能力欠佳
三环集团主要从事陶瓷类电子元件及其基础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包括通信部件、半导体部件、电子元件及材料等,虽然其下游客户主要为电子、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高科技领域,但是其本身产品更类似于传统制造业。
传统制造业通常而言成长能力相对不足,虽然三环集团2020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取得46.49%和65.23%的增速,但主要是由于2019年较低的基数所致。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就可以看出三环集团近几年业绩增速较为缓慢。
2016年至2020年,三环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28.88亿元、31.30亿元、37.50亿元、27.26亿元、39.94亿元,增速分别为16.00%、8.39% 、19.82% 、-27.30%、46.49%;净利润分别为10.59亿元、10.83亿元、13.19亿元、8.71亿 元、14.40亿元,增速分别为21.24% 、2.29%、21.72%、-33.93%、65.23%。
成长能力和市场估值呈正相关关系,那些获得较高PE值的企业往往具有高速成长的特点,或者具有充满现象的市场前景,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三环集团市场估值较低的原因了。
应收账款比重较高
2020年三环集团营收39.94,但是其中应收账款为11.79亿元,占比较高。这意味着其取得较快业绩增速可能是通过放宽信用条件取得的,如果客户付款能力发生不利变化,应收账款无法足额收回,将会带来一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