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致媛书舍 大好河山悦读

韩雁华
以小见大,可以透过街道的名称反映历史的发展。因为人们善于用名称铭记历史,用名称期许未来。 武城街,张家口的百年老街。这是一条商业极其繁华的街道,时到今日仍是张家口商业的中心之一。虽然是商业街,但它的出现却是因“武”而来。张家口因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汇之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族的南下,明宣德四年(1429)张家口堡兴建而成。明成化十六年(1480)展筑关厢,在东门外形成一条繁华的街道。这条街就是后来有名的武城街。清代这条街上还有一个牌坊上面写着“武城烟景”。
市圈大街,这是条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大街。它是张家口由武城到商城的见证者。随着北方蒙古和汉族政府关系的缓和。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修建来远堡。明政府在这里开设马市,这里也成为与蒙古族兄弟互市的地方,北方而来的马匹从这里走向内地,内地的粮食、铁锅、布匹等等也源源不断的走向大草原,市场之繁荣成为盛况。市圈大街也繁荣至极。
到了清代,满蒙一家。乾隆二十六年(1761),为了加强管理察哈尔八旗四牧群,在张家口设立察哈尔都统。张家口的军事地位极大的提升。察哈尔都统兼辖满洲八旗驻防兵、蒙古八旗驻防兵,并节制宣化镇、大同镇的绿营兵。随着驻防军人数的增多,便设立上东营和下东营;上、中、下蒙古营。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上东营和下东营街,和上、中、下蒙古营三条街道。
明德街、至善街、新民街也就是后来的新华街,这三条街道的名字透着浓浓的书卷气息。它们出自《大学》开卷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至于至善。”三条街道,是宋哲元命名的,民国时期民心民智逐步开化,更具文化色彩的名称与时代特征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