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贪官非常苛刻,动不动就杀人,但明朝仍有贪墨问题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君主,许多人都觉得朱元璋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君王代表。尽管他没有像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那样留下什么顺口溜。但是他在许多人的眼里,都是一个大英雄。这样一个皇帝。在位的时候,也做了不少的事情。而其中尤其最狠的,莫过于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处罚。在封建王朝的时候,官僚之间时常出现一些害群之马,而帝王之所以要处理这些人,并不是为了让百姓过好日子,而是为了让自己过好日子。
朱元璋对贪墨问题之所以那么狠,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因为他曾经是一个农民。他们家小时候挺惨的,朱元璋的老爸老妈都是死在饥荒上边。而那时候元朝虽然统治很不好,但还是会发放赈灾物资的。朱元璋那时候一个家庭都盼着能吃上一口救济粮,把自己的命先保住再说。然而谁知道层层盘剥之后,往往是那些没有受灾的官僚得到了好处,而到了百姓手里的粮食,就只剩下一把糠了。
朱元璋从此对贪墨问题有着很大的仇视。后来他经过起义,成为了明朝的开国君主,自然不会容许眼里有贪墨的沙子。他手下干活的官员,只要是贪污十两银子,就是剥皮处理。这样的酷刑自然是想要威慑那些潜在的贪污分子。然而虽然朱元璋动不动就杀人,但是他完全没能止住这一股贪墨之风。甚至在明朝后期,基本上全靠几个贪官给拖垮了。就算是崇祯帝的丈人,也以聚敛财物为己任。
这种贪污怎么越治理,反而越猖獗呢?其实这并不是说,贪墨是不能杜绝的。而是因为朱元璋本人的处理问题的办法,有一些是太过苛刻了。在明朝干活的官员,基本上一年的俸禄除了特别照顾以外,都不能养活自己的家人,而县官之流就更可怜了。他们要给自己手下的捕快,皂吏,师爷,跟班,跑腿发工资。而他的俸禄本身还不足以让自己吃饱饭。其他人的工资又不是朝廷出。怎么办?
被逼无奈,县令这种小官僚,就只能选择盘剥下边的百姓,在百姓交税的时候,偷偷给自己存一点粮食或者是银子,这样把这些东西运用在工作上。但是朱元璋肯定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以至于下层官员过得都很清贫。就像最清廉的海瑞一般,在死的时候,还还不上自己买柴禾的钱。只能给朋友留下遗言,帮忙还一下。
虽然封建时代要求清廉的官员,也是为了照顾下边的百姓,免得百姓整天受欺负,但是就明朝来说,由于对官员的要求太过苛刻,所以基本上所有人都愿意铤而走险。就算是朝中大臣,也不得不在必要的时候偷偷拿点儿银子,更何况下边那些本来就吃不饱饭,指望着当个官儿,能安享太平的人呢?这就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问题了。他只顾着把自己的国库装满,但是对官员,实在是不够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