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在鲁国做官,因为杀了人,被许多人仇视

空心说球 2020-08-03 09:40:58

孔子不在鲁国做官,因为杀了人,被许多人仇视

孔子是我们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名人。没有孔子,也许我们现在知道的许多文化都会发生偏差或者消失。虽然孔子一度也过于被神化,所以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恶果。但是毕竟孔子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还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的。孔子留下的积极作用,对于如今世界也仍然还是有所帮助的。要合理辨别孔子的差错,不然不管是全盘接受,还是完全否定,都不能明白孔子的良苦用心。

我们今天来看孔子,往往忽视了一些关于他的问题。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孔子周游列国,但实际上不清楚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其实他这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君主,方便自己发挥才能,在那个朝廷里帮助君主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王。然而孔子周游列国没有找到这样的人,所以事出无奈,才只能回到鲁国,在鲁国著书立说,把自己的思想传递下去。孔子本身就是鲁国人,在鲁国为什么反而没有得到重视呢?

其实孔子在鲁国的时候,也曾经得到过许多人的认同。甚至就是鲁国的诸侯,也想过让他出来做官。但是后来这件事被搁置了。他曾经在鲁国做过大司寇,相当于鲁国的宰相。这样大的一个官职他也并没有做很久,就被诸侯给请下去了。表面上看这是齐国的中伤,导致了孔子仕途的失意。但其实这却是孔子自己的问题。

在孔子做鲁国的大司寇的时候,他不仅把鲁国治理的很不错,还因为一件事遭到了许多人的仇视。在鲁国除了孔子以外,还有一个拥有许多门徒的大臣,这个人就是少正卯。少正卯以博学多闻在鲁国受到很多文人的喜欢。那时候的学生,除了跟着孔子以外,基本上都跟着少正卯混。少正卯不管是讲成功学,还是对政事进行辩论,都会让学生们非常喜欢。

而且那时候孔子尽管弟子众多,但是很多弟子还是背叛师门,没事儿就跑到少正卯那里去听课。孔子的收入变低了不说,还失去了弟子。所以孔子也因为少正卯这个人总是胡言乱语,巧言令色,便一不做二不休,想到了一个可以根治这个矛盾的事情。那时候孔子是大司寇,只对君主负责,而少正卯的官职完全比不上孔子。于是孔子就找到了少正卯,并且在朝廷外的大门前,拔剑把少正卯就地正法了。

少正卯死后,鲁国的政治变得比较清明,而且鲁国也眼看着就有起色了。但是孔子对少正卯的差评并不能让那些喜欢少正卯的人满意,于是这些人与齐国仇视孔子的人里应外合。把孔子的官职也给搞没了。从那以后,孔子在鲁国也就逐渐吃不开了。虽然孔子有着很强的执政能力,然而说实话,这一次仓促的为官经历,也让我们见到了一个脾气非常暴躁,并且从来说一不二的孔子。他诛杀少正卯,还是给他自己也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0 阅读:1

空心说球

简介:持续关注各大足球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