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氢禁用后如何匹配保鲜防腐剂替代复配防腐剂
文‖杜德春


















葡萄糖酸-ð-内酯:天然防腐新选择
在脱氢乙酸钠被禁止使用后,寻找新的天然防腐剂成为了食品行业的当务之急。
葡萄糖酸-δ-内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葡萄糖酸-δ-内酯不仅具有天然防腐的特性,还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它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保持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除了葡萄糖酸-δ-内酯,还有其他多种天然防腐剂可供选择,如SE、柠檬酸、苹果酸、醋酸、乳酸、富马酸、L-抗坏血酸、生育酚、丙三醇、丙二醇、山梨糖醇粉、葡糖糖粉、异构麦芽糖醇粉、盐、糖、糖醇、油脂、红曲菌、纳豆菌、TG酶、植酸酶、果葡糖粉、酒花液(浓度)、啤酒花浓液(波美度)、聚赖氨酸、纳他霉素、食用酒精、益生菌、益生元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臭氧、真空包装、紫外线杀菌、惰性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乙醇等气体或辐射源来进行防腐。这些方法可以在不添加化学防腐剂的情况下,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对于细菌、霉菌、芽孢菌、病毒菌和黄曲霉菌等微生物,可以通过控制Aw(水分活度)、Ph值、物流人流控制、源头品控(黄曲霉菌)、相对湿度20%-45%、乙醇酒精、臭氧紫外线以及真空包装与利乐枕包装等方法来抑制其生长。
通过这些天然防腐剂和物理方法,我们可以实现食品的长期保存,同时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品质。
复配杀菌剂:
葡萄糖酸-δ-内酯➕乳酸➕乳酸钠
葡萄糖酸-δ-内酯➕乳酸➕ε-聚赖氨酸盐酸盐
葡萄糖酸-δ-内酯➕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
葡萄糖酸-δ-内酯➕D—异抗坏血酸钠➕肉桂酸➕7种天然香料提取物等。
其它天然防腐保鲜剂:
乳酸钠
乳酸
异抗坏血酸钠
D- 异抗坏血酸钠『各类食品』
D- 异抗坏血酸『各类食品』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部分食品/GB2760』
抗坏血酸『各类食品』
抗坏血酸钠『各类食品』
抗坏血酸钙『各类食品』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部分食品』/GB2760』
L-抗坏血酸钠
柠檬酸
苹果酸
氯化钾
氯化钙
葡萄糖酸-δ内酯(GDL)
葡聚糖
普鲁兰多糖
肉桂酸
肉桂醛
甘氨酸
食用乙醇粉
香精
香料
Natamycin、
Nisin、ε-PL HCl。
食品香料香精1892种,有哪些?
文‖杜德春焙烤食品工艺技术体系
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新版标准共收录的食品添加剂的数量按分类分别为: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天然香料388种(表B.2),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1504种(表B.3);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不含酶制剂)有117种,食品用酶制剂有66种(附录C),总计2075种。
许使用的食品用天然香料388种(表B.2)一
油酸
肉豆蔻油桂皮油肉桂油迷迭香油紫苏油丁香油香叶提取物儿茶粉 L-苏氨酸 L-丝氨酸单宁酸
摩洛哥豆蔻提取物褐藻胶
非洲竹芋提取物等388种香料香精。
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1504种(表B.3)一
丙二醇丙三醇肉桂醇紫苏醇丁香酚麦芽酚肉桂酸富马酸丙氨酸甘氨酸乳酸
乙酸肉桂酯
乙酸钠(二醋酸钠)乙基麦芽酚乙基香兰素肉桂酸芳樟酯
等1504种香精香料。
食品用香精中允许使用的辅料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香精》GB306616的规定。
食品用香料、食品用香精的标签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GB29924)的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凡添加了食品用香料、香精的预包装食品应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B.1.8(GB 7718)进行标示。
食品用香料质量规格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料通则》(GB29938)及相关香料产品标准的规定。日本、欧美香精香料使用标准参阅一
日本厚生省食品法典こうせいろうどうしょう美国FDA
欧盟食法典EU Food Law。
天然食用香味料
香辛料(辛香料)
多香果
当归根
大茴香
丁香罗勒
月桂叶
刺山柑
辣椒粉
香芹籽
小豆蔻
肉桂
芹菜籽
细叶芹
花椒
细香葱
桂皮
丁香
芫荽
芫荽籽
枯茗籽
莳萝
小茴香籽
胡芦巴
大蒜
姜
瓜拉拿藤
辣根
杜松子
肉豆蔻衣
甘牛至
薄荷叶
芥菜籽
肉豆蔻
牛至
欧芹
胡椒
罂粟籽
迷迭香
藏红花
鼠尾草
欧洲薄荷
留兰香
八角茴香
茵陈蒿
百里香
郁金
香英兰豆
天然提取香料
树兰油
香旱芹油
苦杏仁油,脱氢氰酸品
麝葵籽油
白丁香浸膏
香树油,西印度型
圆当归根油
圆当归籽油
茴香油
苍术硬脂
秘鲁香膏油
罗勒油,科摩罗型
丁香罗勒油
罗勒油,欧洲型
月桂叶油
香柠檬油,冷榨品
桦焦油
黑胡椒油
玫瑰木油
布枯叶油
卡南加油
辣椒油树脂
香芹油
小豆蔻油
胡萝卜籽油
卡藜油
金合欢浸膏
肉桂油
海狸酊
雪松叶油
柏木油
芹菜籽油
春黄菊油,英国型
春黄菊油,德国型
菊苣浸膏
菊花浸膏
斯里兰卡桂皮油
斯里兰卡桂叶油
柠檬桉油
香茅油
香紫苏油
丁香叶油
丁香油
丁香茎油
可可酊
咖啡酊
天然康乃克油
芫荽籽油
荜澄茄油
枯茗油
姜黄油
香附(子)油
玳玳花油
莳萝籽油
龙蒿油
断萝豆肉
桉叶油
小茴香油
葫芦巴油
香脂冷杉油,加拿大型
冷杉油,西伯利亚型
杂醇油,精制品
栀子花浸膏
蒜油
地檀香油
香叶油
香柠檬薄荷油
姜油
姜油树脂
圆柚油,冷榨品
愈创木油
杭白菊浸膏
山楂核烟熏香味剂
山楂酊
酒花油
天然食用香味料
香辛料(辛香料)
多香果
当归根
大茴香
丁香罗勒
月桂叶
刺山柑
辣椒粉
香芹籽
小豆蔻
肉桂
芹菜籽
细叶芹
花椒
细香葱
桂皮
丁香
芫荽
芫荽籽
枯茗籽
莳萝
小茴香籽
胡芦巴
大蒜
姜
瓜拉拿藤
辣根
杜松子
肉豆蔻衣
甘牛至
薄荷叶
芥菜籽
肉豆蔻
牛至
欧芹
胡椒
罂粟籽
迷迭香
藏红花
鼠尾草
欧洲薄荷
留兰香
八角茴香
茵陈蒿
百里香
郁金
香英兰豆
天然提取香料
树兰油
香旱芹油
苦杏仁油,脱氢氰酸品
麝葵籽油
白丁香浸膏
香树油,西印度型
圆当归根油
圆当归籽油
茴香油
苍术硬脂
秘鲁香膏油
罗勒油,科摩罗型
丁香罗勒油
罗勒油,欧洲型
月桂叶油
香柠檬油,冷榨品
桦焦油
黑胡椒油
玫瑰木油
布枯叶油
卡南加油
辣椒油树脂
香芹油
小豆蔻油
胡萝卜籽油
卡藜油
金合欢浸膏
肉桂油
海狸酊
雪松叶油
柏木油
芹菜籽油
春黄菊油,英国型
春黄菊油,德国型
菊苣浸膏
菊花浸膏
斯里兰卡桂皮油
斯里兰卡桂叶油
柠檬桉油
香茅油
香紫苏油
丁香叶油
丁香油
丁香茎油
可可酊
咖啡酊
天然康乃克油
芫荽籽油
荜澄茄油
枯茗油
姜黄油
香附(子)油
玳玳花油
莳萝籽油
龙蒿油
断萝豆肉
桉叶油
小茴香油
葫芦巴油
香脂冷杉油,加拿大型
冷杉油,西伯利亚型
杂醇油,精制品
栀子花浸膏
蒜油
地檀香油
香叶油
香柠檬薄荷油
姜油
姜油树脂
圆柚油,冷榨品
愈创木油
杭白菊浸膏
山楂核烟熏香味剂
山楂酊
酒花油
茉莉净油
茉莉浸膏
杜松子油
岩蔷薇浸膏
岩蔷薇油
月桂树叶油
杂薰衣草油
薰衣草油
柠檬草油
柠檬叶油
柠檬油,冷榨品
柠檬油,蒸馏品
甘草流浸膏
白柠檬油,冷榨品
白柠檬油,蒸馏品
芳樟油
枫香浸膏
山苍子油
独活草油
肉豆蔻衣油
甘牛至油
马郁兰油,西班牙型
白兰花油
薄荷油,亚洲
九里香浸膏
芥子油
没药油
水仙浸膏
肉豆蔻油
乳香油
鱼香草油
洋葱油
苦橙油,冷榨品
甜橙油,冷榨品
甜橙油,蒸馏品 菜香
牛至油
鸢尾凝脂
桂花浸膏
掌玫油
欧芹茎油
广藿香油
海地油
椒样薄荷油
紫苏油
玳玳叶油
橙叶油,巴拉圭型
多香果叶
松叶油,丛生型
枣子酊
玫瑰净油
墨红花净油
墨红花浸膏
玫瑰浸膏
迷迭香油
玫瑰花油
芸香油
老姆醚
檀香油,东印度型
欧洲薄荷油,夏季种
柚皮油
烟薰香料
留兰香油
香辛料油树脂
圆当归籽油树脂
茴香油树脂
罗勒油树脂
黑胡椒油树脂
香芹油树脂
小豆蔻油树脂
芹菜油树脂
芫荽籽油树脂
荜澄茄油树脂
枯茗油树脂
莳萝籽油树脂
小茴香油树脂
月桂树叶油树脂
甘牛至油树脂
牛至油树脂
欧芹叶油树脂
欧芹籽油树脂
多香果油树脂
迷迭香油树脂
百里香油树脂
穗薰衣草油
甘松油
八角茴香油
发酵剂馏出液
万寿菊油
红橘油
百里香油
树苔浸膏
晚香玉净油
晚香玉浸膏
缬草油
香荚兰豆酊
香荚兰豆浸膏
香根油
紫罗兰叶浸膏
牡荆叶油
核桃壳浸膏
冬青油
依兰油
花椒油
天然单离香料
乙醛二乙缩醛基
乙醛
甲基乙酰基原醇
2-乙酰基呋喃
己酸烯丙酯
异硫氰酸烯丙酯
己酸戊酯
大茴香脑,反式
大茴香醛
乙酸茴香酯
茴香醇
苯甲醛
乙酸苄酯
丁酸苄酯
丙酸苄酯
乙酸丁酯
丁醇
丁酸丁酯
异丁酸丁酯
丁醛
丁酸
莰烯
樟脑
香芹酚
d-香芹酮
l-香芹酮
β-石竹烯
桂醛
桂酸
桂醇
桂酸桂酯
柠檬醛
香茅醛
香茅醇
乙酸香茅酯
丁酸香茅酯
丙酸香茅酯
枯茗醛
δ-癸内酯
癸醛
丁二酮
邻甲氨基苯甲酸甲酯
4 2,3-二甲基吡嗪
二甲基硫醚
酶改性乳脂
草蒿脑
乙酸乙酯
苯甲酸乙酯
丁酸乙酯
桂酸乙酯
癸酸乙酯
甲酸乙酯
4-乙基愈创木酚
庚酸乙酯己酸乙酯
异丁酸乙酯
异戊酸乙酯
乳酸乙酯
月桂酸乙酯
2-甲基丁酸乙酯 T
壬酸乙酯
辛酸乙酯
丙酸乙酯
桉叶(油)素
丁香酚
甲酸
糠醛
香叶醇
乙酸香叶酯
丁酸香叶酯
丙酸香叶酯
愈创木酚
庚醛
庚酸
2-庚酮
己醛
己酸
顺式-3-己烯异戊酸酯
2-甲基丁酸顺式-3-己烯酯
乙酸己酯
己醇
丁酸己酯
己酸己酯
4-羟基-2,5-二甲基-3(2H)
呋喃酮
a-紫罗兰酮
β-紫罗兰酮
乙酸异戊酯
异戊醇
丁酸异戊酯
己酸异戊酯
异丁酸戊酯
异戊酸异戊酯
丙酸异戊酯
乙酸异丁酯
异丁醇
丁酸异
丁酯丙酸异
丁酯异丁醛异
丁酸异戊醛
异戊酸
芳樟醇
乙酸芳樟酯
麦芽酚
I-薄荷脑
1-乙酸薄荷酯
乙酸甲酯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
苯甲酸甲酯
丁酸甲酯
2-甲基丁酸
桂酸甲酯
甲基环戊烯醇酮
4-甲基愈创木酚
6-甲基-5-庚烯-2-酮
己酸甲酯
异丁酸甲酯
甲硫醇
水杨酸甲酯
橙花醇
橙花叔醇
2-壬酮
圆柚酮
y-辛内酯
辛醛
辛醇
3-辛醇
乙酸辛酯
l-紫苏醛
a-水芹烯
a-蒎烯
β-蒎烯
丙醇
乙酸丙酯
己酸丙酯
丙酮酸
玫瑰醇
焙炒米糠提取物
焙炒大豆提取物
檀香醇
a-萜品烯
γ-萜品烯
松油醇
乙酸松油酯
2,3,5,6-四甲基吡嗪
麝香草酚
2,3,5-三甲基吡嗪
r-十一内酯
2-十一酮
巴伦西亚橘烯
香兰素等。
香料辅料复配防腐保鲜剂原则与国标——
食品添加剂香料香精复配的范围及相关标准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可分为传统意义上的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食品用香精、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含酶制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其范围及相关标准见表
表食品添加剂范围及相关标准
食品添加剂类别
范围及相关标准
传统意义上的食品添加剂
GB 2760(附录A的物质)及其产品标准
GB 26687《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食品营养强化剂
GB 14880中物质及其产品标准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含酶制剂)
GB 2760(附录C的物质)及其产品标准
GB 1886.174《食品工业用酶制剂》
食品用香料
食品用香精
GB 2760(附录B的物质)及产品标准
GB 29938《食品用香料通则》
GB 30616《食品用香精》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
GB 1886.359《胶基及其配料》
#杜德春焙烤食品工艺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