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意图战略减负,架着欧洲上桌,俄军要“战而屈人之兵”

欣史调 2025-04-20 03:14:50

4月19日,据法国方面消息称,在巴黎会谈后,美乌及欧洲多国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博弈进入新阶段。这场被美方称为“积极且有建设性”的谈判,实则暗流涌动。从美欧俄三方动态分析,乌克兰危机的走向正指向三个关键趋势。

第一个,美国“战略减负”:从深度介入到抽身转向。美总统特使凯洛格近期提出参照1945年的“柏林模式”,提出了一份肢解乌克兰的方案,暴露出美国急于摆脱战争泥潭的意图。

显然,特朗普在上任初期以“24小时结束战争”为竞选承诺,而随着任期流逝,他面临的贸易冲突压力与战略重心转移,已经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急需一个契机解决俄乌冲突,寻找战略缓冲。

美方现在所想出的办法是拉欧洲“上桌”,既分摊责任,也为彻底脱身制造借口。若谈判成功自然万事大吉。而如果谈判破裂,美国可借“各方不愿妥协”之名抽身,转而通过军售维系利益。

第二个,欧洲的“补偿性扩张”:地缘野心与安全焦虑并存。法德英等国表面配合美国斡旋,实则借机谋求对乌影响力。乌克兰被肢解也不是没发生过,这些周边的东欧国家对此是驾轻就熟,波兰获基辅赋予的特殊权益、匈牙利对乌领土的历史诉求,均显露欧洲“分羹”意图。

北约框架下的军援本质是投资未来势力范围,而俄乌长期消耗战更符合欧洲削弱俄罗斯、扩大缓冲区的深层目标。但欧洲也面临两难:若过度刺激俄罗斯导致核威慑升级,自身将首当其冲,再好的黄花菜,也得凉凉了。

第三个,俄罗斯的军事杠杆:以战逼谈的终极筹码。俄军在战场优势下,正通过强化攻势打破谈判节奏。克里姆林宫清醒认识到,任何停火协议若不能确保北约东扩永久停滞,军事胜利的价值将被稀释。其“赌命式”策略旨在逼迫美欧承认俄势力范围,同时利用核威慑常态化抬高对方妥协成本,“战而屈人之兵”也不失为中策。

乌克兰危机已超越局部冲突范畴,成为检验21世纪大国协调机制的试金石。若各方持续以“比狠”逻辑博弈,人类或将被迫适应一个充满“可控危机”却随时面临系统性崩溃的世界。

0 阅读:5

欣史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